字词 | 褚氏遗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褚氏遗书医论。原题南齐褚澄撰。一卷。澄字彦通,阳翟(今属河南禹县) 人。善医术,官吴郡太守,左民尚书。著有 《杂药方》。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槨中所发现的石刻整理而成,分为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痰、审微、辨书、问子十篇。以基础理论为主。其论宗《素问》、《灵枢》,发气血阴阳之奥,辨病源,重精血、津液学说。其论吐血、便血戒饮寒凉、论人身形气血脉阴阳之说、论寡妇僧尼必有异乎妻妾之疗等,后人多有引录。其精血篇提出:“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后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后嫁。”其主张晚婚之论是较早的。其撰者,有人疑为萧渊托名,非褚氏之作。有嘉泰元年(1201) 刊本,光绪十七年 (1891) 广州儒雅堂刻《六醴斋医书十种》 本。 褚氏遗书医论著作。旧题南齐·褚澄编。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槨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全书共分为受形、本气、平脉、精血、津润、分体、余疾、审微、辨书、问子10篇。内容简短,说理多据《内经》加以阐述发挥。作者重视精血、津液学说,对血证及妇科病证治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书收入《六醴斋医书》中。 褚氏遗书书名。南齐·褚澄撰。含10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所论大体本于《内经》。然其中颇有特点。如把人体分为窍、肢、关、余、附等五体; 论脉中男女寸、关、尺三部左右上下的位置及所属的脏腑均相反等等。本书疑为后人伪托之作。 褚氏遗书chǔ shì yí shū《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医家书目(2)。中医书名。南齐医家褚澄编。系唐人从褚氏槨中发现石刻,经唐·省渊整理而成。刊于935年,一卷。计十篇论文,计:受形、本气、平脉、精血、津润、分体、除疾、审微、辨书、问子等。论述多据《内经》并有发挥。有内容与他书存异。书中对血证、妇科症治论述甚有见地。 褚氏遗书一卷。南齐褚澄(?—483)撰。褚澄,字彦道,阳翟(今属河南禹县)人,出身世宦家庭,娶宋文帝刘义隆女庐江公主,拜附马都尉,后入齐为吴郡太守等职。褚澄酷爱医学,善望诊切脉,医技超绝,时人崇敬若神。褚澄著《医论十篇》,世称《褚氏遗书》。该书系唐人从褚澄椁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宋嘉泰间刊刻行世。《四库提要》评价其书于《灵枢》、《素问》之理颇有发明,“其论寡妇僧尼必有异乎妻妾之疗,发前人所未发;而论吐血便血饮寒凉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龟鉴。”怀疑此书为宋时精医理者所著,而伪托褚澄之名以传世。该书前有唐萧渊序,又有释义堪序,后有丁介跋。《四库提要》认为:“其序跋当亦后人所附会。”此书篇幅简短,以说理为主,重视精血津液学说,对血证及妇科颇有创见,影响后世。有宋嘉泰元年(1201)刊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儒雅堂刻《六醴斋医书》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