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褒衣博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宽衣大带。古代儒生服式。也省作“褒博”。韦承贻《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衣襟

衣襟

襟(襟子;襟儿) 裓(衣裓) 衽衿(衿曲;衣衿) 衣兜 衣裾 裳裾
衣襟和冠冕:襟冕
衣襟与袖子:衿肘
衣襟和腰带:襟带
衣的前襟:
前襟和后襟:裾(襟裾)
衣襟口:襟头
胸前的衣襟:怀衽
纽扣偏在一侧的中式上衣或袍子的前面部分:大襟
掩盖在大襟底下的襟:底襟 小襟
美人的衣襟:芳襟
轻柔飘动如云的衣襟:云裾
衣襟宽大:褒(~衣博带)
(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衣襟)

☚ 衣领   袖子 ☛

古代人的装束

古代人的装束

古代读书人的装束:方领圆冠 圆冠方领
古代文人的装束:方巾长袍 方巾长衫
古代文人绅士的装束:方巾阔服
古代儒生的装束:褒衣博带 褒衣缓带 褒衣危冠 宽衣博带 丰衣博带 博带褒衣
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荐绅 搢绅
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峨冠博带 缓带峨冠高冠博带 博带峨冠
古代贵族妇女的装束:凤冠霞帔 霞帔凤冠
古代穷苦平民的装束:短褐椎结

☚ 各种人的装束   盛装 ☛

褒衣博带bāoyībódài

❶省作“褒博”。文官和儒生的装束,衣服宽大,衣带广博。亦代指儒雅文士。《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唐颜师古注:“褒,大裾也,言着褒大之衣,广博之带也。”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附录》:“古者二十五家为闾,闾左右各设塾乡先生为之师,褒衣博带,晨坐闾门,教其民之出入田亩者,有教有养,诚为良法。”《新五代史》:“威居军中,延见宾客,褒衣博带,及临阵行营,幅巾短后。”宋梅尧臣《宿州河亭书事》诗:“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苏轼《谢对衣金带表》诗:“岂徒褒博以为容,愿尽糜捐而报德。”《明史·张士隆传》:“夫褒衣博带之雅,孰与市井狡侩之群。”
❷汉魏以来与少数民族窄袖裤装相对,作为汉民族传统衣冠服饰的重要表征。汉王充《论衡》:“汉氏廓土,牧万里之外,要、荒之地,褒衣博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清黄遵宪《续怀人诗》:“褒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

褒衣博带
(明万历年间刻本《列仙全传》插图)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wear a loose robe with broad girdles
❍ 先生,你平常~,怎么今日衣冠不整?Master,you usually wear a loose robe with broad girdles,but why are you sloppily dressed today?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褒衣:指宽大的衣服;博带:宽大的衣带。宽袍大带。指古代儒生的服饰。loose clothing and wide belt-costume of scholars in ancient China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穿宽服,系阔带。古代儒者的装束。《淮南子·氾论训》:“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后汉书·郭太传》:“褒衣博带,周游郡国。”《五代史·周太祖纪》:“威居军中,延见宾客,褒衣博带。”

褒衣博带

老将军暴胜之到长安拜访当任京兆尹赵广汉。其时汉昭帝新崩,没有后人,京城里的豪族游侠,乘新皇帝尚未继位,朝廷上下不安的时机,兴风作浪,作奸犯科,赵广汉先礼后兵,逮捕所有奸人,恢复京城秩序。
见面后,暴胜之盛赞赵广汉治绩盖世。
赵广汉说:“我的才能止于禁奸止邪,而且执法只及于一般官员百姓。处理朝廷一级大事,我不如前任嶲京兆曼倩远甚。”
嶲不疑,字曼倩。武帝驾崩,小儿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昭帝。昭帝始元五年,京城里突然来了一个乘着黄牛拉着的大车,车上插着画有龟蛇等灵物的黄旗,车顶覆着黄车盖,身穿黄衣袍的男子。他驾车缓缓走到皇宫北阙门前,自称是先前误传在巫蛊之乱中,逃往外地被杀的武帝长子刘据。刘据是长子,法定的太子,武帝死后,他是法定继承人。为了确定来人身份的真假,昭帝下诏,令朝内所有的高级官员一齐到北阙前辨认。这时围观的老百姓有好几万,城防将军马上调来甲士数千,加强警戒,以防万一。因为事关重大,连丞相、御史也不敢轻易表态。京兆尹嶲不疑因他事缠身,最后赶到,即刻下令收缚黄衣人。同僚说:“是与非未确定前,还是慢点下逮捕令为好。”嶲不疑说:“先帝在时,就下令追捕外逃的太子,后来虽然听说太子已经在外身亡,但追捕令没有收回,即使黄衣人是真太子,我执行先皇帝命令,有什么可指责的!”后来查明,黄衣人是嵩山卜者成方遂,因为已故太子的从臣说他像太子,就来到长安行骗。
赵广汉又说:“听说嶲京兆是将军您推荐给朝廷的,先后情节,乞道其详。”
暴胜之说:“先帝晚年,渤海盗贼群起,我奉命前往青州勘乱,杀了好些人,局面才得稳定。一日,正闲坐内堂,门人禀告说:‘有个头戴进贤冠,腰佩玉柄长剑,玉环玉玦系于前后,褒衣博带,穿着端庄,神态严肃的书生求见。小人请他解剑,他说:‘剑乃君子武备,不可离身。’我早听说渤海有个名士嶲不疑,猜想来者就是他,连鞋也没穿好,赶快到堂前相迎。他告诉我说:‘凡为官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中应施之以恩,方能树功扬名,永保天禄。’我深敬其人,遂表荐他为青州刺史。后来又升任京兆尹。”
“褒衣”是宽大的袍子,“博带”是宽阔的衣带。“褒衣博带”今用来指穿着庄重的礼服,既含有严肃又含有一本正经的意思。

褒衣博带bāoyī-bódài

褒:衣襟宽大。博:大。宽袍大带,古代儒生的装束。也借指穿着这样服饰的儒生。

褒衣博带bāo yī bó dài

宽袍阔带。
❶ 表示雍容庄重。
❷ 这是古代儒生的装束,指代儒生。褒: 衣襟宽大。博: 广,宽阔。也作“博带褒衣”、“褒衣缓带”。

褒衣博带bāoyī-bódài

〔并列〕 宽大的袍子,阔阔的衣带。古代读书人的装束。《新五代史·王镕传》:“当是时,诸镇相弊于战争,而赵独安,乐王氏之无事,都人士女~,务夸侈为嬉游。”
△ 用于穿着。
也作“博带褒衣”、“褒衣缓带”、“衣褒带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