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评王僧达轻躁对于王僧达的为人和下场,司马光引了沈约之论以后,又引来裴子野之论,大概是取不同之说,互为补充,而求全面些吧! 裴子野强调:“德义可尊,无择负贩;苟非其人,何取世族!”士庶虽分,“本无华素之隔。”他指出:自东晋以来,崇尚门阀,用人“专限阀阅,自是三公之子,傲九棘(当时指九卿)之家,黄散之孙,蔑令长之室;转相骄矜,互争铢两,唯论门户,不问贤能。”真可谓一针见血!论门户,而不问贤能,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社会风气。南北朝时甚盛,而其余风遗习至今犹存,有待扫除。 裴氏认为,像谢灵运、王僧达这种“才华轻躁”之人,“怙其庇荫”,召祸是可以预料的。话虽说得不错,因为再高的门第也是会倒的,人们的社会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变动不居的,但也不尽然,从暂时或短期来看,仗恃门第者还能横行一时,古来不是有许许多多“贵胄”、“衙内”横行不法,欺压小民,尽管道路以目,然其依然逍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