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裂谷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

以母畜流产,仔畜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地方流行性肝炎。见于绵羊、山羊和牛。1931年在东非裂谷地区大暴发而被命名。病原为裂谷热病毒,属布尼安病毒科中的布尼安病毒属。森林鼠和其他野兽是病毒贮存宿主,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病毒经蚊传染给易感羊、牛、水牛和骆驼。羔羊的主要症状是高热、虚脱,在24 h内致死。母羊常在羔羊死亡前发生流产,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有的死在羊圈里。有些母羊呕吐或流黏稠脓性鼻涕,或排出的粪几乎全是血。接触病畜的饲养人员和兽医人员也可感染发病,患者发热,关节疼痛。剖检病畜主要为弥漫性坏死性肝炎或局灶性肝炎,肺水肿和气肿,脾脏肿大,肠及其他脏器出血。可给羊、牛接种裂谷热弱毒疫苗和给人接种福尔马林灭活苗。对进口羊、牛应严格做好检疫工作。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

系流行于非洲地区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病原体为病毒,蚊虫为传染媒介,牛、羊可为动物传染源,人可由家畜传染而得。临床表现:急起发病,发热、头痛、疲乏、恶心、呕吐,皮肤及粘膜淤血点,伴发肝炎、脑膜炎者可有肝肿大及相应脑膜炎症状。免疫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可确诊。治疗:以对症、加强护理为主。

裂谷热

裂谷热

裂谷热(立夫特山谷热)是非洲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1912~1913年前后,已发现在肯尼亚的裂谷有本病的流行,但直到1931年才分离出病原体即裂谷热病毒。
本病潜伏期为2~6天。起病突然。最初有寒战,接着发热、头痛、背痛和四肢痛。也可能有恶心、呕吐或便秘。部分患者有谵妄。大部分病例持续2~4天后体温下降,病情缓解,2~4周逐渐恢复。有些病例在缓解1~2天后,又重新出现症状,再持续2~3天,终于缓解痊愈。大多数患者无并发症或其它严重后遗症。
根据1977~1978年埃及的资料,约有1%的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其它严重症状,主要有
❶眼部并发症,起病后7~20天,出现中心视敏度下降或视网膜出血,眼底黄斑附近有渗出物。有人可达到仅有光感或仅能在数尺处数清手指。持续10天左右,常可恢复,有些病人则永久失明。
❷出血和黄疸,有些患者在起病后2~4天内,出现昏睡,黄疸和各种出血现象。这些严重症状可出现于患者退热以后。病情逐渐恶化,出现昏迷或休克,终于死亡。如存活,恢复也很慢,但一般无后遗症。
❸脑膜脑炎并发症,常出现在急性期开始后5~15天。症状有定向障碍,幻觉、眩晕、脑膜刺激病征,轻偏瘫,昏睡,昏迷或呈除大脑样姿势等。多数患者在数月或更久后完全恢复。少数病例则留有永久性定向障碍。部分患者可能死亡。
患者约在发病后2周内出现特异抗体,脑脊液内也出现血凝抑制抗体。一般认为病后的免疫力持久,中和抗体至少可存在12年。恒河猴实验感染后免疫力至少持续6个月。
本病需和黄热、钩体病、疟疾、马尔堡病毒病、拉沙热、伊博拉出血热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相鉴别。由于流行区常相重叠,临床表现不特异,有时不易鉴别。确诊必须分离病毒或检测抗体。可取患者急性期血液标本,接种乳鼠(脑内)、地鼠、羊羔或成年小鼠(任何途径),也可接种敏感细胞培养,如BHK21细胞,CV-1细胞,Vero细胞,LLC-MK2细胞等。检测抗体可取双份血清标本作血凝抑制或免疫荧光试验,如抗体滴度有4倍或更多的升高,即可诊断为本病。亦可检查患者脑脊液的抗体。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可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应特别注意兼有并发症或有严重症状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 裂谷热病毒   裂谷热的流行病学 ☛
000210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