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袁家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袁家骅1903—1980江苏常熟沙洲(今江苏张家港)人 袁家骅
袁家骅
袁家骅(1903—1980)近现代常熟沙洲(今属江苏张家港)人。字嘉华。钱晋华夫。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在校时即为朱谦之《革命哲学》作序,出版所著《唯情哲学》。后加入创造社,创作新诗载于《创造日汇刊》。1923 年进北京大学预科,后升本科英语系。1925 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李大钊就义后脱党。1930 年毕业,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青岛第一中学英文教员,致力于文学著译,先后译有《科学童话》《十二姊妹》《波斯故事》《七个绞死的》,译注《英汉对照欧美散文选》《英国散文选》《文学家传记选》及屠格涅夫著《难忘的爱侣》等。次年任北平大学英文系助教,与赵景深等主编《两天》刊物,译注《红楼梦》《孤鸿零雁记》《联齐异志》《今古奇观》等。后与梁遇春合译康拉德著《吉姆爷》,自译康拉德著《台风及其它》、安特列夫著《爱的教育》及《黑水手》《老柳树》等。1937 年考取中英庚款普通语言学留英公费生,在牛津大学莫尔敦学院攻读印欧语历史比较法。1940年毕业后回国,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在路南调查研究哈尼族语言,著成《阿细民歌及其语言》。1946 年随北平大学复校,任英语系代主任,次年联署致函司徒雷登,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生暴行,任校务会议教授代表,再赴英国牛津大学访学。1948 年当选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次年返国。1952 年任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主任,次年任少数民族壮族语言调查工作队领队,主持设计拼音文字方案。1955 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兼任北京语言学会顾问。另与赵世开、甘世福合译布龙菲尔德名著《语言论》。编译哈尼族民间故事《母子翻身》,主编《汉语方言概要》。著有《汉藏语导论》《袁家骅文选》等。 袁家骅1903—1980年江苏省沙洲县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33年任北京大学助教。1937年在英语牛津大学攻读古英语和日尔曼语言学。1940年回国并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英语。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主任、中文系教授。袁家骅毕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与汉语方言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阿细民歌及其语言》、《汉语方言概要》。主要译著有《语言论》(合译)。主要论文有《窝尼语音系》、《峨山窝尼语初探(语法撮要)》、《广西僮族方言分布概况和创制文字的途径》、《僮族词法初步研究》(合作)等。 袁家骅1903—1980中国语言学家。江苏沙洲人。1935年留学英国,1939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专修科主任。五十年代期间多次赴广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壮语和水语, 并参加创制壮文的工作。曾主编《汉语方言概要》,指导编写《汉语方言字汇》和《汉语方言词汇》。毕生致力于语言的教学和科研, 著述颇多。主要著作有《窝尼语音系》、《峨山窝尼语初探》、《阿细民歌及其语言》、《壮语构词法初步研究》、《汉壮语的体词向心结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