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作用
指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以成功的行为来弥补失败的不足与失去的自尊。补偿作用的方式有两种:
❶当个体受挫后,改变行为方向,以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行为来替换失败的行动。即平常所说的“扬长避短”。如张海迪身残志坚,她虽然失去了许多正常人的成功机会,但她以其力所能及的努力成为一名翻译家和作家,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在学业方面的成就补偿了她的身体残疾。这种补偿方式是使某种能力的缺陷由个体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
❷努力改进和提高自身有缺陷的能力,使之完美化。如古希腊大演说家德谟斯尼从小口吃,受人嘲笑,但他发誓刻苦努力改变自己,他每天口含石子练习说话,经过刻苦锻炼,最后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因此,补偿作用是一种有效地克服挫折感的方法。(许 燕)酸葡萄心理 指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找借口,并通过贬低其他人及其他事物的价值而维护其自尊的防卫机制。它引自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心理是文饰作用的典型表现(见文饰作用条目)。如果一个人经常靠贬低他人来维护自尊,就不能积极进取,甚至会自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