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yǎn shèng gōng孔子后裔的封号,为宋仁宗至和二年所封,历朝沿袭: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傍书“~孔继宗书”。(五三·1239) 衍圣公 衍圣公爵位名。宋代始置。此后历代皆置。专用于封孔氏后代。《明史·职官志二》: “衍圣公: 孔氏世袭〔正二品。袍带、诰命、朝班一品。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授孔子56代孙希学袭封〕。其属,掌书、典籍、司乐、知印、奏差、书写各1人 (皆以流官充之)。” ☚ 演法 验封清吏司郎中 ☛ 衍圣公封爵名。自汉代起始给孔子后裔以各种封号,唐以后并以孔氏子孙为世袭曲阜县令。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封孔子后裔为褒成侯,三国魏改为宗圣侯, 晋与南朝宋又改称奉圣侯, 北魏则称崇圣侯, 北齐又称恭圣侯。北周始封邹国公, 隋文帝时沿其制。炀帝时改封绍圣侯, 唐初称褒圣侯。开元中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其后裔为文宣公。至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又改封为衍圣公, 以嫡系子孙世袭,历代遂相沿不改,至清代并升为正一品,朝会时班位在尚书之上,只是废去了世袭曲阜知县的制度。北洋政府时期, 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二月二十日公布《崇圣典例》,规定孔子后人所受衍圣公的爵位,仍按旧制由宗子世袭不变,给岁俸与祭祀公费,印信由印铸局另铸银质“衍圣公印”颁给,旧印缴纳内务部保存。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