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行鼓
行鼓  xínggǔ

亦稱“陁羅鼓”。打擊樂器。古代天子出行時前導儀仗所用之鼓。上大下小,面、框均繪飾,框貼金,有金釘二層,金環四,繫以黄絨縧。行則跨於馬上鼓之,陳則懸於架。《清稗類鈔·音樂類》:“行鼓,一名陁羅鼓。上大下小,匡貼金銅釘鈸,環繫以黄絨縧,跨於馬上,下馬陳樂,則懸之於架。唐有三面鼓,形如缸,首廣不銳,冒以虺皮,類此。”《清朝續文獻通考·樂八·樂器》:“行鼓,一名陀羅鼓,上豐下斂。面徑一尺零八分,底徑五寸一分,框高一尺五寸一分。”

行鼓

满族打击乐器。又称施罗鼓。鼓身呈椭圆形,下部略窄。框为木质,漆红色,兽皮蒙面,面径1.08尺,底径为0.51尺,中围4.05尺,四周分别镶半圆形金环,系以黄绒线,框接近面处,两层镀金钉。鼓面、框俱绘五彩云龙图案。陈设时,置于一木架上,架为3根高3尺柱,亦漆红色并绘五彩云龙文饰。行走时则跨于马上。清代用于皇帝卤簿乐中巡幸铙吹乐的演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