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人性
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阶级中的人的共同性。 对此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理解是有原则区别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人性是人类早期在共同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劳动过程使人真正具备了根本有别于动物的“类特性”、“类本质”。 劳动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这种合作的联系就是共同人性最初产生的基础。社会发展出现了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后,人性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全社会的共同人性就不存在了。 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著共同的语言交流思想、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共同的美感等,其实这一切无不受到人的阶级性的约制和影响。在劳动人民内部的各个阶级之间,尽管存在著阶级差别,但他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因此,他们之间存在著某种范围和某种程度的共同人性。 共同人性具有社会历史性,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超越时空、超越阶级的人类的永恒共性,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