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书书法艺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书书法艺术行书是后汉时期民间流行起来的新兴字体。始于汉魏。这种字体适应于起稿时的简便迅速。当时章草简便而多隶书波势,今草又识别困难,行书便应运而生。后汉刘德升、胡昭、钟繇都是行书的代表书家。到晋王羲之父子,行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行书的精品相继出现。《晋王羲之传本墨迹选》 ,历来为世人推重,被称为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属清秀一路的行书。行草相杂,表里玉润,骨肉和畅,有法有致,天质自然,风神盖世。《兰亭序》 ,王羲之得意之作,布白完美,结构精巧,点化富于变化,重字俱构别体; 笔法清丽,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历史上最受推崇之作。但真迹现已无存,传世摹本中最能保留原本神采者,推唐代冯承素之 《神龙本》 ,其位置与用笔同王羲之相近,可与真迹齐观。羲之写此序时,适与朋友雅集,书序时已经微醺,下笔如有神助,秾纤折衷,遒媚飘逸; 字势变化,诚中形外; 通篇300余字,其中“之”字20余个无有同者。《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怀仁和尚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在该帖开端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等字术。内容包括唐僧玄奘至印度取经,翻译佛教三藏要籍1657部,太宗给其作“序”,高宗为太子时作“记”,高宗朝将序、记刻石立碑。因此,此碑成为千百年来书法史、美术史、手工艺史上一件杰作。用笔清劲,点画多姿,体态妍美,是临习行书之佳本。《伯远帖》,晋王珣的代表作。其书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婉然在目,后世颇为珍重,曾为清高宗所藏,与羲献父子《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合称“三希”,《三希堂法帖》由此得名。《麓山寺碑》,唐代李邕所书,浑厚雄强,笔力一新,为艺林所重。欹侧挺拔,而不失沉厚端凝;结体宽博庄严,中宫紧密,而笔势向四面开张;气度纵横恣肆,于兰亭外另树一格。《陆谏之文赋》,唐陆谏之书。陆从其舅虞世南学书,晚习二王,深得《兰亭序》飘逸和流畅之妙,书风妍丽动人。《祭伯文稿》、《祭侄文稿》、《争座位稿》等三稿,是颜真卿行书的代表作。《祭侄文稿》,书风雄厚,挺拔奔放,有篆籀遗意,英风烈气,见于笔端。《争座位稿》书法奇伟秀拔,圆劲苍古,阮元评曰:“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此帖与《兰亭》并称双璧。颜真卿有深厚的基本功,但临写时专注于词理的构思,无意于求点画之工,故天真自然得于意外;点画飞扬,结构沉著,纵笔豪放,一泻千里;顿挫郁屈,步骤沉稳;巧拙互用,奇正相生,意态天成,影响有宋一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