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与糖元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健康人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空腹安静时每100毫升血液为80~120毫克。血糖的来源:
❶食物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在消化道中经消化后被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
❷肝糖元分解:当血糖消耗增多或饥饿时,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
❸糖异生:一些非糖物质,如甘油、某些氨基酸及乳酸等,通过糖异生途径在肝脏中转变成肝糖元,成为血糖的间接来源。血糖在体内的去路:
❶供能:人体各组织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补充合成三磷酸腺苷(ATP)以供机体的需要。
❷转化为非糖物质:当机体摄取较多的糖超过了机体的消耗量时,则血糖在体内可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贮存起来。
❸合成糖元 血糖浓度升高(如饭后),则随血液循环流入肝脏和肌肉,以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此外,如果血糖浓度过高,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一部分糖便从尿中排出体外,形成尿糖。糖元亦称“动物淀粉”。是由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支链多糖。也是糖在体内贮存的形式。葡萄糖被吸收入血液成为血糖之后,经门静脉运送入肝脏,其中一部分在肝内合成肝糖元;另一部分则进入体循环运送到全身组织,以合成组织糖元,其中以肌糖元含量最多。糖元除来自血糖之外,肝脏还能将其它非糖物质(如甘油、某些氨基酸及乳酸等)转变为肝糖元。这种由非糖物质生成糖元的作用称为糖元异生作用。肝脏具有糖元异生作用所需要的酶体系,故此反应主要是在肝内进行的。当血糖降低时,肝糖元即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补充血糖,然后循环入肌肉进行氧化或合成肌糖元。在饭后血糖上升时,葡萄糖可转变成肝糖元贮存于肝脏。所以,肝脏通过对糖的贮存和释放,可以调节血糖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