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八肽,分子量稍过1,000,是体内已知的缩血管效应最强的活性物质。由血管紧张素Ⅰ经转换酶去羧基端二肽而生成,可被血管紧张素酶等降解灭活。它不仅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在脑和其他组织中均有存在。正常人外周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很低,通常<100pg/ml,而且存在多种干扰因素,如血管紧张素Ⅱ产生或破坏的酶系、代谢物、结合因子和其他交叉反应物等。用生物测定法(大白鼠血压法,动脉条纹法等)定量,灵敏度约1,000pg,特异性及重复性均较差,操作也很繁琐。目前最常用的是放射免疫法,灵敏度大多在20~50pg之间,有的需要抽提、浓缩。有的利用高亲和力抗血管紧张素Ⅱ的抗血清及其高放射性的125I标记物,不经抽提,直接测定AngⅡ的含量。组织经适当处理后,也可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根据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正常值如下表。

钠摄入尿钠排出量
(mEq/24h)
体 位血管紧张素
Ⅱ(pg/ml)
普钠饮食104~329卧位
立位
立位2h,同时
用速尿每公
斤0.7mg
26±11
46±22
75±41
低钠(70mEq/
24h)饮食
4.3~127卧位
立位
65±25
90±31

血管紧张素II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生理效应的临床研究有重要价值。通过激发试验,还可测出机体内该系统的反应性。其它应用,见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 肾素活性测定   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测定 ☛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angiotensin-Ⅱ test

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Ⅰ(AT-Ⅰ)*,AT-Ⅰ在血浆特别是肺所含转换酶及CI作用下,转变成一 种8肽即血管紧张素Ⅱ(AT-Ⅱ),并可进一步在氨基肽酶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Ⅲ(AT-Ⅲ),AT-Ⅱ不仅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兴奋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中枢,并且促进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故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本试验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直接测定血浆中AT-Ⅱ的浓度。正常成年人基础和激发状态下血浆AT-Ⅱ含量(pg/ml)普食卧位为:20.1~97.1,立位+速尿为:37.6~161.1。临床意义见血管紧张素Ⅰ测定。

☚ 血管紧张素Ⅰ测定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 ☛
000093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