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症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症论

《血症论》

《血症论》系内科血症专著。8卷。清·唐宗海(容川)撰成于1884年(光绪10年)。唐氏因见血证自古绝少名论,故从《内经》、《难经》及仲景之书中探求有关论述,加以发挥而成本书。卷1为总论,首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死生、用药宜忌诸论;卷2~5分论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诸症(共32条);卷6为失血兼见诸症(共40症);卷7~8为方解,共择古今方201首,间议诸方适应的病机及方义。
唐氏为近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参见“唐容川”条),《血症论》是他所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的一种。书中系统论述血症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要点,阐发了许多心得,其发明处,多证诸经验,且引伸古义,旁参西法,分门别类清晰,甚便查索。唐氏论治血证,首先阐明气血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血生于心火而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故血证当兼顾脾胃(偏于脾阴滋降)。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所谓:“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从这些认识出发,他详析了各种血证的病机,并主张以调气和气为主要原则,并以和法为治血第一良法。调和气血具体的方法又分为调气(包括降逆气、泻实火)、补气(包括补虚、升陷)两个方面。对出血之证,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个大法。唐氏在血证选方议药方面也有独到见解,因此,《血症论》问世以来,倍受医家重视,百年之内,已翻印十余次,建国后多次排印出版。

☚ 医门补要   刘涓子鬼遗方 ☛
000136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