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汗工资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汗工资制度

一种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工资制度。原指以计件工资为基础的包工制。19世纪首先在英国出现。在这种制度下,工人要受资本家和中间承包人的层层剥削,每天要劳动15- — 16个小时。马克思称这种制度为“sweating-system”(血汗制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汗制度又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规定标准操作方法,提高劳动定额,“合理”组织劳动,并与工资制度直接结合。工人完成定额以后,除了可得到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以得到一些奖金;而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要按较低的单价支付工资。这就迫使工人提高工时利用率,增加劳动强度,始终在十分紧张的状态下从事劳动,为资本家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制度起源于美国,其代表是泰罗制和福特制。

血汗工资制度

血汗工资制度xuehan gongzi zhidu

资本家对生产过程进行所谓“科学管理”或“合理化组织”,用来提高劳动强度所采取的工资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以后在欧洲各国普遍实行了血汗工资制度。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泰罗制”和“福特制”。泰罗制是由美国工程师弗里德里克·泰罗(1856—1915)发明的一种工资制度。他的基本作法是:在工厂中挑选出技术熟练、身体强壮的工人,迫使他们紧张劳动,用特殊的时钟以秒和几分之一秒为单位,记录下完成每一道工序和每一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把技术优良工人的整个操作过程拍成电影,研究出生产效率最高的“标准操作法”。以此为依据,定出生产规程和劳动定额,按工人完成定额的情况实行分级奖惩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度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迫使工人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劳动,严重地摧残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工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致使一些人身残甚至早亡。所以说这是一种残酷地榨取工人血汗的工资制度。
福特制是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863—1947)创造的一种残酷剥削工人的工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在实行生产自动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高速传送装置,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凡是赶不上机器运转速度的工人就会被克扣工资,甚至被解雇。实行这种办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迅速增加了产品量。同时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资本家可以广泛地雇用廉价的非熟练工人。这种制度实行的结果,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给工人带来的则是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极度疲劳。
在美国还有“康脱制”和“赫尔斯制”,在英国有“罗文制”,在法国有“贝多制”等,这些工资形式,在实质上,都不过是“泰罗制”和“福特制”的变种。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和自动化在生产中的运用,工人之间因技能、体力等不同而在生产上引起的差别缩小,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日益由自动化机器来控制,资本家更多地实行了计时工资,并通过名目繁多的“津贴”、“奖金”、“分红”等手段,使工人提高劳动强度,为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 计件工资   泰罗制 ☛
000168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