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血气测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血气测量 血气测量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气体成分称为血气,常用气体分压表示,单位为Pa (1Pa=7.5×10-3mmHg)。血气是反映血液中酸碱平衡状态的常用指标,可以鉴别酸碱失调的种类。血液氧分压用Po2表示,反映血浆中的溶解氧量,动脉血氧分压的正常值为10.7~14.7kPa(80~110mmHg)。静脉血氧分压的正常值为5.3kPa (40mmHg)。血液二氧化碳分压用Pco2表示,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状态,正常值为5.3kPa(40mmHg)。
图1 氧电极的组成 即氧原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使电路内产生电流变化。由于阴极端的氧被消耗,使该处的Po2为零,血样中的氧则通过薄膜向阴极扩散,其最大扩散氧量与血样的Po2成正比。对应每一血氧分压有一最大的电流(饱和电流)输出,其大小约为10-12~10-11A/kPa,可用现代电子技术测量。这种具有透氧膜的氧电极称为克拉克(Clark)电极。早期的氧电极,一般都是将铂丝直接浸在血液中,以血浆作电解液。这样会使带正电的蛋白分子聚集,并覆盖在铂丝表面而影响电流流通,产生伪差。1952年Clark用透氧膜覆盖在电极顶端,膜和电极间放入电解液KCl,制成了克拉克电极。膜只允许血液中的氧分子与电极接触,从而避免了上述污染。常用的透析膜有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和聚酯等。根据膜的性质和厚度不同,氧电极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和稳定性也随之变化。若满足XmDeae ![]() ![]() (2) 血管内氧分压的测量: 置于血管内的氧电极多用作监护,有单电极和复合电极两种。 ❶单电极:它只有测量电极,一般是把封装在玻璃中的铂丝插于聚四氟乙烯导管的顶端而成。为防止血液毒化,电极表面涂有一层乙酸纤维素。电极直径为6~10mm,导管长为200~1300mm,其末端用金属管引出。测量时,测量电极可借助19号或22号导针送入动脉内,或刺入皮下或静脉内,有的通过静脉滴流系统与静脉相连,从而测定动脉或静脉的血氧分压。用滴流系统时,通常滴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以防止血液在测量电极上凝固。在测量时,还需将另一参比电极置于体内某处。这种电极的灵敏度除在开始1~2小时内稍有下降外,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并有响应时间短、使用安全易行等优点; ❷复合电极: 是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装在一个管内而成,测量时由心导管导入体内。测量电极用铂或金,参比电极用银。每个电极直径为0.9~1.2mm,均涂有乙酸纤维素,安装在管的前端,相互绝缘。用复合电极可监测心脏及其周围的肺动脉、腔静脉、肝静脉等和其它深部血管中的氧分压。 (3)经皮氧分压测量: 在皮肤表面测量动脉中的血氧分压,称为经皮氧分压测量,这种测量有氧电极法、质谱分析法和光学分析法等,以氧电极法最为普及。经皮氧电极仍是一种Clark电极,除前述的结构外,还具有定温加热皮肤的系统。为了易于安装在皮肤上,多作成体积很小的扁平型,一般直径为18mm,高8mm左右,如图2所示。电极由铂丝阴极、银筒阳极、电解液、透氧膜、加热元件和测温元件等组成。测量时,用特制的双面粘圈把电极固定在皮肤上,严防漏气。当电极加热到43 ℃(或43.5℃)时,同时加热了经皮氧电极下的皮肤组织,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由于皮肤组织血流量增加,氧的补充也显著增加,使毛细血管或静脉内的血液接近动脉血状态。由于温度升高时氧化血红蛋白的解离增加 (每升高1℃约增加7.5%),故在43℃时,皮下组织中的血氧分压约为动脉氧分压的1.3倍。皮下组织中的血氧经表皮细胞的呼吸消耗和通过阻力作用而下降,其剩余的氧扩散到皮肤表面,形成经皮氧分压。细胞呼吸消耗所引起的氧分压下降约为1.3kPa(10mmHg)。表皮阻力所引起的氧分压下降随被检者年龄和皮肤部位而异,并与电极的性质有关。皮肤的透氧性越好,测得的经皮氧分压越接近于动脉血的氧分压,因此经皮氧电极多用于皮肤透氧性好的新生儿和儿童。电极每单位皮肤面积的耗能量越小,则测得的经皮氧分压越接近于动脉血的氧分压, 图2 经皮氧电极 因此,往往用细的铂丝分散在多处作阴极,或用非常薄的环作阳极。 血液二氧化碳测量 常采用电极电位法,即通过测量电解液的pH值(参见“血液pH测量”条),实现对血液二氧化碳分压的测量,其原理: 血样中的CO2透过薄膜溶解在电极的外缓冲溶液中,使电解液的pH值随二氧化碳分压呈对数变化,通过测量缓冲液中的pH实现对Pco2的测量。二氧化碳电极实际上是pH电极的另一种形式。一种杯型二氧化碳电极如图3所示,其内电极为Ag/AgCl电极,被浸在pH值为6.84缓冲液中,电极测量端为pH敏感玻璃,外参比电极也是Ag/AgCl电极,它和玻璃电极均浸在充满溶有CO2的电解液的塑料管中,塑料管的一端装有一尼龙网和能透气的弹性硅薄膜,血样中的CO2气体透过薄膜溶解在电解液中。 图3 杯型二氧化碳电极 血液气体分析仪 可分别测定血液pH、Po2和Pco2等指标,有间接式和直接式两类。 (1) 间接式血液气体分析仪:采用平衡法原理,由pH值间接计算出其它指标。在生理范围内,血液pH与二氧化碳分压的对数呈直线相关,其直线坡度反映血液酸碱变化的缓冲潜力,故该直线称为缓冲线。取两种不同分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与血样平衡,测定相应的pH值,可在pH—lgPco2坐标上取得两点,二点的连线即为血液的缓冲线。绘有其他酸碱指标曲线的pH—IgPco2坐标纸称为酸碱平衡模诺图。按缓冲线,可由pH值计算出Pco2,从缓冲线与坐标线上预制有关指标曲线交点,可求得酸碱其他指标。 平衡式血气分析仪主要由毛细管玻璃电极、二氧化碳平衡器、恒温水槽、放大器及两种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气体组成。当被测样品与电极的敏感玻璃膜外表面接触后,由于氢离子交换而产生的电位,经放大后即可显示结果。其放大器输入阻抗>1012Ω,电极系统恒温在37℃的循环水浴中。 二氧化碳平衡器具有二个中间相通的小管,处于振动状态。振动管中血液溅附管壁或薄膜,以取得血样与混合气体最大接触面积。混合气体通过湿化进入平衡器,使血液不被浓缩。混合气体的浓度分别为4%和8%左右。平衡仪用7.38和6.84标准缓冲液对pH定标。 (2)直接式血气分析仪: 一般由组合电极、放大器、程序控制、数字显示、温度控制等系统组成。组合电极将pH电极、Pco2电极和Po2电极装在一起。测量时,血样流进测量室,不同电极分别响应,并测出各量。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气体供校正电极用。 近年来,带微机的血气分析仪已得到广泛应用,使血气分析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 ☚ 血液pH测量 血清蛋白电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