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血吸虫与血吸虫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血吸虫与血吸虫病 血吸虫与血吸虫病血吸虫学名裂体吸虫,属裂体科、裂体属。血吸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称血吸虫病。埃及曾在公元前12~10世纪的木乃伊体内找到埃及血吸虫卵; 在我国湖北江陵公元前二世纪的古尸中发现日本血吸虫卵,证明我国当时就有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广大农村,包括近80个国家和地区,有6亿人口受威胁,病人数估计为2亿。环顾全球,有各种血吸虫病流行的国家中,除了中国、日本、圣卢西亚、委内瑞拉而外,近一、二十年来病情下降多不显著,有的还在上升,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 几种血吸虫卵外形及大小比较图 间插血吸虫雄虫长11.5~14.5mm,宽0.3~0.5mm,睾丸2~7个,多数为4个,纵行排列或彼此重叠。雌虫长13~24mm,最宽处0.25mm,子宫内含卵20~30个。卵形变化较多。它的端刺对齐-尼氏耐酸染色法呈阳性,而埃及血吸虫卵则为阴性,可作区别。 牛血吸虫雄虫长12~22mm,宽1~2mm,睾丸3~6个,多数为4个,纵行排列。雌虫长12~18mm,宽0.17~0.19mm,子宫内含许多卵。卵梭形,具典型端刺,大小为130~280×40~95μm。 梅氏血吸虫成虫形态与间插血吸虫及牛血吸虫相似。虫卵梭形,端刺比牛血吸虫的宽,自端刺起40μm范围内有肩状隆起,其宽度约为29μm,大于牛血吸虫的21μm,可加区别。 终宿主同时感染两种血吸虫时,可发生成虫杂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两种虫配对杂交后,所产卵均属母系型。如埃及血吸虫雄虫与梅氏血吸虫雌虫配对,前者将后者带至膀胱静脉丛;如果相反的配对,则埃及血吸虫雌虫可被带至门脉系统。致使梅氏血吸虫卵出现于小便,而埃及血吸虫卵出现于大便。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的流行环节取决于血吸虫的生活史。后者包括在终宿主体内的有性繁殖阶段及在中间宿主体内的无性繁殖阶段。从流行环节来说,则可归纳为: ❶感染血吸虫的人、畜等终宿主,即传染源的存在; ❷虫卵入水; ❸水中有合适的螺蛳宿主; ❹易感宿主 (人、畜等)的皮肤接触尾蚴。血吸虫、人、畜(兽)、螺蛳都是生物,可统称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中的生物因素。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螺蛳的孳生、毛蚴在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尾蚴的过程、尾蚴从螺蛳逸出并在水中活动,都与自然条件有关,这些条件可统称为流行病学的自然因素。最后,虫卵随粪或尿入水,人与水接触,饲养和放牧家畜的方法等都牵涉到人群的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可统称为社会因素。阐明这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制订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控制该病发展、促进消灭血吸虫病都有很大的作用。在生物因素中,人在自然情况下,不分性别、年龄,对血吸虫同样易感。流行病学调查中所见到的性别、年龄差异,与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有关,并非生理状态所决定。但已有的感染能使人对以后的继续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或杀虫作用而无损于业已存在于体内的血吸虫。这种免疫状态称“伴随免疫”。血吸虫成虫可侵犯并寄居于胎盘,引起胎盘虫卵沉着,但未见婴儿先天性感染,也未证实有先天性免疫。人、畜、兽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但不同虫种的终宿主范围也不同,从基本上以人为主的埃及血吸虫和以牛为主,偶或及人的牛血吸虫到终宿主种类繁多的日本血吸虫,大有差别。螺蛳宿主的存在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基本条件。无螺的地区,即使有传染源存在,亦不致造成血吸虫病流行。在自然因素中,水的关系至为重要。各种血吸虫各有不同种类的螺蛳作为中间宿主,有的完全水生,有的两栖,都和水分不开,故缺水、少水的地方无螺,也没有血吸虫病流行。相反地,近一、二十年来,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兴修水利,但没有采取相应的防制螺蛳孳生扩散的措施,以致血吸虫病蔓延的教训,不一而足。 人体感染尾蚴的方式决定于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 ❶农业、渔业生产过程中接触水中的尾蚴; ❷洗衣、洗物等生活用水以及儿童在疫水中游泳、嬉戏; ❸宗教活动,例如某些回教国家沐浴仪式使教徒在有螺的寺院沐浴场受到感染,或朝圣经过疫区。 发病原理和病理 病理变化可由尾蚴入侵、童虫在体内移行及成虫寄生或死亡所引起,但主要的致病因子是虫卵,而宿主对虫卵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病理变化主要为虫卵肉芽肿,常见于肝脏、肠、肺及泌尿系统,因虫种而异。病变的程度与宿主的易感性及感染度等因素有关。虫卵中成熟毛蚴不断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宿主淋巴细胞,引起机体反应。在卵周围聚集大量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等。细胞浸润的中央部常发生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脓肿可被吸收,并出现类上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形成虫卵肉芽肿。最后细胞浸润减轻,肉芽肿纤维化,导致脏器形态变化和血管阻塞,局部静脉高压,病变部位因血吸虫寄生部位而异。在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等肠道血吸虫病,可发生门脉高压,表现为腹水、脾脏肿大及脾机能亢进、腹壁与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后者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可以致命。在埃及血吸虫所致的尿路血吸虫病,尿路器官遭受破坏,发生畸形及功能障碍。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超敏反应,但在不同的血吸虫病,T细胞与B细胞所起作用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视人体感染的轻重、机体的免疫状态及病变的部位而异。根据病程及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及晚期三期。国外则把肠道血吸虫病慢性期分为肠型及肝脾型。急性血吸虫病多由于大量尾蚴入侵无免疫力的人群所引起。其特征为发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肝脏肿大与压痛(埃及血吸虫病肝脏肿大不明显),并有明显季节性等。在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病人表现为慢性感染,临床上可见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肝脾肿大或血尿。反复重度感染或未经有效治疗,病程进入晚期,出现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或尿路畸形及功能障碍,并可见严重并发症。异位损害是由虫卵沉着于血吸虫正常寄生部位以外,形成肉芽肿而引起的,其症状可出现于全身各部位,但以肺、脑、脊髓等较为重要。 诊断 疫水接触史与临床表现提示有本病的可能,但确诊须根据寄生虫学检查,即在粪便或尿中检到虫卵或孵出毛蚴,或在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找到虫卵。免疫反应是一类辅助诊断方法,一般以血吸虫的不同生活阶段制成抗原,检测患者的抗血吸虫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决定于方法及抗原种类。效果好的方法,结合病史或/及临床表现可作确诊的参考。有些方法还可作治疗依据、疗效考核或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至于用特异性抗原免疫实验动物产生高效价特异抗体,再用以检测患者体内的循环抗原,则尚在研究阶段,还不能用于实际。 常用的免疫诊断方法参见 “日本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病”。 治疗 人体几种血吸虫病的病原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但由于不同虫种对药物的反应和其受累脏器不一样,同一药物治疗几种血吸虫病的疗效和副作用可有较大差别。其中三价锑制剂如酒石酸锑钾及吡喹酮对它们都有效,硝唑咪及羟氨喹对曼氏血吸虫病较适用,而敌百虫及羟蒽酮则对埃及血吸虫病更有效。又如,硝唑咪治疗埃及血吸虫病反应较轻,治疗曼氏血吸虫病及日本血吸虫病反应较重,尤其是对肝脾型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此可能与后两种疾病肝脏功能受损较重,影响对药物的降解有关。抗血吸虫药物的疗效,除药物本身作用及虫的种株以外,还受感染度、宿主的年龄、感染时间长短及免疫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各种药物见“日本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病”。 预防 针对血吸虫生活史的各个环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和防止血吸虫病的感染和传播。防治措施包括治疗病人病畜、消灭中间宿主螺蛳、管理粪便、安全用水及防护等,尤其是前两者,是目前各国消灭血吸虫病所采用的主要措施。 ☚ 医学蠕虫与蠕虫病 日本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