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蟊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蟊贼 蟊(mao矛)贼也作“蝥贼”。原指两种吃庄稼的害虫。后常用以比喻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和事物。 ☚ 更阑 纳款 ☛ 蟊贼 蟊贼máozéi吃禾苗的两种害虫。《小雅·大田》二章:“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毛《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说文》:“蟊,食草根者。吏抵冒取民财则生。”《易林· 坤之革》:“螟虫为贼,害我五谷。”《尔雅·释虫》李巡曰:“食禾节言贪很,故曰贼也。食禾根者言其税,取万民财货,故云蟊也。”陆玑《草木疏》:“贼似桃李中蠹虫,赤头身长而细耳。或说云:蟊,蝼蛄也。食苗根为人患。”《大雅·桑柔》七章:“降此蟊贼,稼穑卒痒。”郑《笺》:“耕种曰稼。收敛曰穑。卒,尽。痒,病也。天下丧乱国家之灾,以穷尽我王所恃而立者。谓虫孽为害,五谷尽病。”《尔雅·释虫》郝懿行《义疏》:“食苗节者俗呼截虫,身白头紫色,不及木中者肥而长也。善钻禾杆令禾不蕃。今虫食根者二种:其一肥长灰黑色,名铁埽,最骁猛,其一细而差短,浅黄色,体坚礓,固名殭虫。二种并截苗根为患。”《大雅·召旻》二章:“天降罪罟,蟊贼内虹。”毛《传》:“设罪以为罟。”郑《笺》:“讧,争讼相陷人之言也。”蟊贼,指幽王、褒姒及其佞臣。 ☚ 螽 藟 ☛ 蟊贼 蟊贼máozéi━┃ 吃禾苗的两种害虫。《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毛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比喻对人民或国家有危害的人。《诗经·小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贼内讧。” ☚ 霜霰 鹰鸮 ☛ 蟊贼比喻冒取民财的贪官污吏。《后汉书·岑彭传》: “我有蟊贼, 岑君遏之。 ” 蟊贼蟊(蝥)máo zéi吃禾稼的害虫。《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腾,及其蟊贼。”毛传:“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日贼。”后用“蟊贼”比喻危害国家、人民的坏人坏事或冒取民财的贪官污吏。《左传·成公十三年》:“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杜预注:“蟊贼食禾稼虫名。谓秦纳公子雍。”也作“蛑贼”。晋·袁准《袁子正书》:“夫有不急之官,则有不急之禄,国之蛑贼也。”也作“牟贼”。《史记·孝景帝纪》司马贞索隐述赞:“条侯出将,追奔逐北。坐见枭掠,立剪牟贼。” 蟊贼máo zéi名词。指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用于贬义。 蟊贼máo zéi〖名词〗 蟊贼吃庄稼的害虫。比喻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诗经·大雅·召旻》:“天降罪罟,~内讧。” 害人的人 害人的人螟蠹 蠹民 害人虫 另见:害人 损害 伤害 陷害 杀害 杀人 ☚ 害人的人 凶手 ☛ 蟊贼máo zéi本指两种为害禾苗的害虫,喻指坏人。《后汉书·岑彭传》:“我有~~,岑君遏之。”也作“蝥贼”。《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以来荡摇我边疆。” 蟊贼蟊賊máo zéi亦作“蝥贼”。原谓吃禾苗的两种害虫。借指奸贼。《医案摘奇·伤寒》:“此庸医之误人,医道中之蟊贼也。” 蟊贼pest;person harmful to the country and people 蟊贼危害国家或百姓的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