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螳螂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螳螂目Mantodea。包括螳螂、刀螂等。昆虫纲、有翅亚纲、渐变态类。世界已知约2 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中国记载有50多种。因形态和产卵与蜚蠊相似,有的分类学家主张将本目与蜚蠊目列为网翅目的2个亚目,由于习性与其他特征仍有不小的差异,现多分别独立成目。中国较常见的种类有:大刀螂. 华北刀螂,小刀螂,薄翅螳螂等。 (b)
习性 两性卵生,卵产于卵囊内,卵囊附着在树枝、树皮、墙壁和其他物体上。每雌产卵囊4或5个,构造各有不同; 外层海绵状物质是由雌虫分泌的泡状物凝固而成,内层约有40个卵室,角质,各室平行排列,由粘性物质凝固构成。卵囊坚韧,免被鸟类和蜥蜴啄食。有的种类营单性生殖。新孵若虫藉丝从卵囊垂下,靠风力分散,丝由若虫第十腹板上一对乳突所分泌; 蜕皮3~12次不等,完成一代需一年或一年以上。 大部分种类栖息于植物上,尤其是在树上,无翅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步行缓慢,受惊扰可迅速离去,少数可跳跃。成虫肉食性,广泛捕食蝇类、叶蝉、蝗虫、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以及蜘蛛或其他小动物,是多种害虫的天敌。螳螂有自残性,雌虫常能嚼食雄虫。卵囊称螵蛸,产于桑树的称桑螵蛸,可供药用。 螳螂目Mantodea昆虫纲,有翅亚纲。成虫中至大型昆虫,体狭长,多为绿色或褐色,少数具花斑。头三角形,活动自如。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前胸成细颈状,前足捕捉足,跗节5节;前翅复翅,后翅扇状。腹部肥大,尾须短。渐变态。卵多产于鞘内,产于桑树的卵鞘称桑螵蛸,可作中药。成、若虫均为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及小动物。具保护色,有的还具有拟态。为益虫。因形态和产卵与蜚蠊目相似,有些学者将其合称为网翅目(Dictyoptera )。本目世界已知约2 000种,中国已记载近50余种,最常见的有中华绿螳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刀螳(Tenodera capitata Saussure)。 刀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