螂读音l·ang(ˊ),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鲁当切,平,唐韵。 ❶[螳螂]昆虫纲螳螂目昆虫的通称,体型较大;绿色或黄褐色;有一对镰刀状前足。 上一条: 鎯 下一条: 蜋 螂蜋{}五6831名鸣蝉。古方言。《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三国吴陆玑疏:「鸣蜩,蝉也。宋卫谓之蜩,陈郑云~。」   螂*蜋láng见639页“蜣螂”;770页“螳螂”;998页“蟑螂”。 螂蜋○螳(tang)~(昆虫,绿色或土黄色,头为三角形,有翅两对,前脚为镰刀状,捕食害虫)︱刀~(方)(即“螳螂”)︱虼(ge)~(蜣螂)︱蚂(ma)~(方)(即“蜻蜓”)︱螳~捕蝉,黄雀在后。 螂láng见496页“螳螂”。 螂lang蜣螂 螳螂 蟑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螂*△蜋langF2EB ❶[螳螂]tanglang见“螳”。 ❷[蜣螂] qianglang见“蜣”。 ❸[蟑螂]zhanglang见“蟑”。 螂[蜋]lánɡ (虫名) a beetle name 螂 金文;《説文》所無láng[虫(意符)+郎(聲符)→螂(1.螳螂,農業益蟲;2.蟑螂,厨房害蟲。幾乎是全世界性的。蟑螂已有三億年的歷史。也可以説是“活化石”。人類這個小弟弟,要想消滅它,恐怕不是那麼太容易。蟑螂一旦消滅,生態又將如何?)] △螂〔蜋〕láng14画 虫部 见“蚂(mā)”(263页);“螳”(393页);“蟑”(5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