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部尚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部尚书 尚书原是主管文书的意思。 汉代为了提高皇权,加强独裁,防止臣下专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奏章,处理政务,地位逐渐重要。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分曹益趋严密。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 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 明初犹沿此制,后来废去中书省,径以吏、礼、户、兵、刑、工等六部尚书分掌政务,任天下事,等于国务大臣。明代的六部尚书,正二品,其下有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等属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