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h·uang(ˊ),为u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胡光切,平,唐韵。
❶昆虫纲、蝗科,是重要的农林害虫;种类很多,全世界有一万余种,我国有三百种。

上一条: 下一条:

〔huang〕
蝗虫 〔huang chong〕 dabnjub.

{}7080蝗虫。古方言。《集韵・映韵》:「~…江南谓食禾虫曰~。」

蝗huáng

蝗虫
 △ 灭~|~灾。

昆虫名,常成群飞翔,吃稻、麦、玉米等谷类作物,是农业害虫:~虫︱~蝻(nan)︱~灾︱飞~丨治~︱灭~。

蝗huáng

蝗虫:蝗害│灭蝗。

蝗huang

蝗虫 蝗灾 灭蝗 飞机灭蝗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螽蝗 > 蝗
蝗  huáng

亦稱“蟲蝗”、“蝗蟲”、“横蟲”等。昆蟲名。種類繁多。體細長,色緑或黄褐,口器闊大,前翅厚而韌,後翅柔輭半透明;後足强壯,善跳躍。棲於草叢中,爲農林害蟲。產卵管短而彎曲,鑿土產卵,卵成塊狀。幼蟲稱“蝻”。《吕氏春秋·孟夏紀》:“行春令,則蟲蝗為敗。”《史記·秦始皇本紀》:“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漢書·文帝紀》:“大旱,蝗。”唐·顏師古注:“蝗即螽也,食苗爲災。”宋·程大昌《演繁露·横蟲》:“蝗俗呼横蟲,《唐韻》蝗一音横,去聲,則俗呼爲横,不爲無本也。”參見本類“螞蚱”、“蚮”。

*huang

BBC8
蝗虫。即蚂蚱。其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善飞行跳跃。食量很大,危害农作物。喜群聚,所过农田造成蝗灾。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飞~/~害。

各种害虫

各种害虫

蝗虫:蝗(蝗螽;螽蝗;蝻蝗;蝝蝗;稻~;竹~;飞蝗;治~) 蛩(飞~满野) 蝩(蝩虫;簸蝩) 蟒(蟅蟒) 蚂蚱 蚱蜢 横虫 马札 麻柞 飞螟
蝗虫的幼虫:蝻(蝻虸) 蝝(蝗蝝)阜螽
蝗虫的属类:蚱(蚱蜢) 蜢(蜢蛨)蠰溪 蟅蟒 螽斯
金龟子:蛂 金虫 金壳郎
金龟子的幼虫:蛴(蛴螬) 蛒 蟦(蟦蛴) 螬(螬蛴) 地蚕 土蚕 应条
纺织娘:莎鸡 络纬 蝈蝈 络丝娘
蝼蛄:蝼(蝼蜮;蝼螲;天蝼;括蝼;蛞蝼) 蝚 庐鉤 土狗(土狗子)杜狗 蛄诸 津姑 湿姑 仙蛄 蟓蛉 三鼠 鼫鼠
人或动物的害虫:螨(螨虫) 螕
人肚里的寄生虫:蛊(~症) 蛲虫
蛔虫:蛔 蚘(~虫) 人龙 回虫 回仙 回老 回道人
苍蝇:蝇(牛~;果~) 丑扇
苍蝇的幼虫:蛆(粪蛆) 蜡
蟑螂:蜚(蜚蠊) 飞蠊 飞蟅 石姜 灶马(灶马蚁) 滑虫 臭虫 负盘 香娘子 偷油婆 茶婆虫

☚ 害虫   蛀虫 ☛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天灾 天害 天患 天咎 天眚 天菑 荒天 干灾 年灾 灾戾 灾沴 水火
自然给人造成的损害:灾荒
 歉收,灾荒:凶歉
 连续灾荒:荐饥
天气反常而生的灾害:沴(沴戾;阴沴)
冰冻造成的灾害:冻灾 冻害 霜害
失火造成的灾害:火(火灾;火害;火祥;火厄;火;灾火) 祝融 回祝回禄(回禄之灾;回禄之变;回禄之虐;惨遭~) 马舞之灾 舞马之灾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神焦鬼烂
害虫造成的灾害:虫灾 虫害(病虫害) 螽螟
 蝗虫之灾:蝗(蝗灾;蝗孽;灾蝗) 虫妖
强风造成的灾害:风灾 风害 风变
 风灾和涝灾:风潦
霜冻造成的灾害:霜害 霜灾
雷击之灾:震厄 雷打 雷殛
地震造成的灾害:震灾
由沙造成的灾害:沙灾 沙害
自然灾害多:鬲并

☚ 灾害   水灾 ☛

蝗huang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体躯一般细长,分头、胸、腹3部分,体表包有1层坚韧外骨骼。体色有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强大,适于跳跃。雌虫较大,身体末端具有短而弯曲的产卵器,以此凿土产卵。卵成块。不完全变态,若虫一般称为“蝻”。刚孵化出的若虫无翅,仅能跳跃,故俗称“跳蝻”,需经5次蜕皮逐渐发育成具有2对翅的成虫。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食性相同,食量很大,主要为害禾本科植物。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我国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和棉蝗等,都是重要的农林害虫。

☚ 直翅目   飞蝗 ☛

蝗huáng

蝗虫,昆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有的地区叫“蚂蚱”。

蝗huánɡ

(蝗虫) locust: 东亚飞 ~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灾 plague of locusts
◆蝗草鹀 grasshopper sparrow;
蝗虫 Acridid;locust;grasshopper;
蝗黄嘌呤 acridioxanthin;
蝗蝻 the nymph of a locust

金文; 篆huáng

[虫(意符)+ 皇(聲符)→蝗(《説文》:“蝗,螽也。從虫,皇聲。”蝗,蝗科昆蟲。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别,可因當年氣候條件的變化而轉型。 蝗,善飛〈飛蝗〉,食量大,以禾本科植物〈稻、甘蔗、竹子、蘆葦〉爲食,群蝗飛來,遮天蔽日,所經之處,一掃而光,寸草無收,這就是可怕的蝗災〈人心惶惶〉。我國歷史上蝗災頻繁,累有記載。今用衛星加強對蝗蟲的預測,用飛機滅蝗,使其尚在蝻〈蝗的若蟲,尚未會飛〉的階段,就被消滅。保證了農業的豐收。唐玄宗號召人民滅蝗,爲了破除迷信,在長安(西安)城樓,親自吃起油炸蝗蟲。)]
[西漢] 司馬遷 《史記·孝武本紀》:“是歲,西伐大宛。蝗大起。”(這一年〈公元前104年〉,向西攻打大宛。这年發生了較大的蝗災。)

*huáng

(15画)

【提示】白,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蝗huáng

15画 虫部 蝗虫,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口器坚硬,善于飞行和跳跃。有的地区叫蚂蚱(mà·zha): ~灾|灭~|飞~。

蝗()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16,西漢
五曰蝗磔。

祀三公山碑,東漢
蝗旱鬲并。

元悌墓誌,北魏
不唯去虎,亦曰飛蝗。

趙朗墓誌,隋
雖復虎馳踰界,莫婫其威; 蝗飛越境,詎儔斯德?

趙君妻李氏墓誌,唐
德表移蝗,化稱集鳳。

李信墓誌,唐
雖復中牟馴稚,密里飛蝗,媲之於君,似將慙德。
《説文》: “蝗,螽也。从虫皇聲。”
漢簡或假“黄”爲“蝗”。馬王堆漢墓竹簡《天下至道談》簡42: “三曰尺扜(蠖), 四日囷(麕), 五曰黄(蝗)柘(磔), 息内。 ”

☚ 蟠   蟬 ☛

蝗huáng

古代形声字。从虫,皇声。蝗虫,是一种吃庄稼的害虫,常成群飞翔。又叫蚂蚱(màzha)。

蝗★常◎常


huánɡ形声,从虫,皇声,一种昆虫,对庄稼有害,也叫蚂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