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螫伤护理
蝎子分布在温暖而较干燥的地区。它的尾端有一个钩形毒刺与毒液腺相通,螫人时毒液自尾刺注入人体。蝎毒的主要成分为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出血毒素、凝血素、酶,尚有使心脏和血管收缩的毒素及升高血糖的成分等。成人被螫可出现中毒反应,幼儿被螫可有生命危险。
小蝎子螫伤仅伤处灼痛或出血。大蝎子螫伤后除局部症状外,还可以引起头痛、头晕、流涎、流泪、感觉过敏、恶心、呕吐、体温下降或发热、昏睡、口与舌肌强直性麻痹,以至言语困难等症状。重者可有抽搐、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或过缓、胃肠道出血、肺出血、肺水肿、尿少、中枢神经麻痹等。
螫伤处理:
❶立即拔除毒刺,伤肢近心端扎止血带,每过20分钟放松1分钟。局部涂以氨水或冷敷以防毒液扩散。
❷用0.25%普鲁卡因作环形封闭。严重者切开伤口,吸出毒液,并用3%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局部敷以南通蛇药(方法同毒蛇咬伤)。
❸疼痛严重者可用适量镇痛药。中毒严重者可用特效抗蝎毒血清或用肾上腺素。适当静脉输液及其他对症与支持疗法。
预防: 捕捉蝎子时要穿防护鞋、袜,戴手套。在蝎子较多的地区,避免在阴暗的墙脚或枯草多处站立,以防被蝎子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