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书即“蝌蚪篆”。 蝌蚪书古文的一种字体。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清代沈起风《谐铎·荆棘里》: “老人挈周登舟,达岸,岸上树廉石,镌金碧大字,类蝌蚪书,周不能辩。” 蝌蚪书我国古代文字之一种,又名科斗文。以头粗尾细形如科斗而名。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二年(281)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曰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文皆蝌蚪书。后多有仿此体书古文者: 魏三字石经皆头粗尾细,即蝌蚪书。宋句中正等效此体书《说文》中古文,郭忠恕用以写《汗简》,吕大临、薛尚功等用以摹写彝器款识,下至清人《西清古鉴》仍用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