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蜂巢温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蜂巢温度nest temperature蜜蜂是变温动物,但蜂群具有在巢内创造稳定生活条件的能力。尽管外界气温在一定范围内时高时低,蜂群都能维持巢内必需的温度。 图1 工蜂振翅扇风以使蜂巢空气对流、调节巢温和排除湿气 图2 工蜂将水滴涂在幼虫房里 在育虫季节,蜜蜂能感觉出子脾温度0. 25℃的升降。当子脾的温度低至34℃时,它们便产生刺激感应,开始迅速升温;当温度上升到34.4℃时,这种刺激感应随即消失,并停止升温反应;若温度超过34. 8℃,就开始降温反应。蜜蜂对昼夜的气温变化亦十分敏感。 蜂群调节温度的能力与群势的强弱呈正相关。由500只蜜蜂组成的小群,仅在气温高于33℃和低于18℃时才表现出调节温度的特性,在18~33℃之间似乎不调节温度。蜂数在5000只以上的正常蜂群,在0~40℃范围内都进行温度调节。它们能把巢温提高25℃,或降低4℃。其巢温的上升曲线与恒温动物的相应曲线类似。蜂数达2万~2.5万只的蜂群,在整个活动季节,虽然气温变化幅度很大,都能把巢温维持在34~35℃的水平。 蜜蜂主要依靠消耗蜂蜜维持巢温。当气温在23~28℃时,蜜蜂维持箱内最适小气候所消耗的能量最小。气温升高或降低,蜜蜂都必须加强新陈代谢,从而增加饲料的消耗。在低温下,多消耗的饲料用于产生热量;在高温下,用于扇风、降温。饲料的消耗量,随着群势的壮大而减少。蜂数在1000只以下的蜂群,蜂蜜消耗量特别大。 冬团的温度 通常当外界气温接近6~8℃时,蜂群就结成冬团。冬团外紧内松。内部的蜜蜂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外层。外层的蜜蜂,相互紧靠,其体壳和周身绒毛不易散热,从而形成保温外壳。一般冬团表面的温度保持在6~10℃,中心温度14~30℃。当蜂团外围的气温保持在7℃左右时,蜂团产生的热量与从表面辐射出去的热量几乎相等,因此贮蜜的消耗最少。当蜂团外围的气温降到7℃以下时,蜂团就逐渐收缩,减少散热的表面积;升到7℃以上时,就逐渐扩展。整个冬团始终与贮蜜紧密接触,从而确保热源的供应。 蜂巢的气体交换 蜜蜂以振翅扇风方式,促进蜂巢的气体交换。扇风蜜蜂的数量,随巢内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从几只到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不等。不同的蜂种,扇风习性有所不同。西方蜜蜂扇风时,一般以不妨碍彼此动作的距离站在巢门口的起落板上,头向内,翅向外,强劲地扇动翅膀,将巢内的气体排出巢外。有时,这种扇风活动会沿着箱内底板向后部延伸。当扇风达到最高潮时,还会出现两组蜜蜂同时扇风,第2组绝大多数站在箱内底板的另一边,而且朝着与第1组相反的方向。这样的扇风,加快了空气的流通,气流从巢门的一边进入,在巢箱内循环后,从巢门的另一边流出。中蜂扇风时,头向外,翅向内,把风鼓进巢门。因此,在巢内有大量花蜜的流蜜期,当夜晚温度降低时,意蜂的巢门口上会出现水珠,巢内并不潮湿;而中蜂巢内的水汽四处散发,遇到内盖或后箱壁等温度较低的地方,便凝成水点,甚至滴水成流。 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是蜜蜂个体不可缺少的新陈代谢过程。需氧量随其所处的状态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在飞行或被“激怒”的蜜蜂,需氧量比静止状态下大140倍。蜜蜂能以降低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适应氧气缺乏、二氧化碳过多的环境。处于静止状态的蜜蜂,在空气含氧量少到5%、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的环境中仍能生存。如果蜂群中没有蜂子,处于静止状态的蜜蜂对通风不足具有适应性。但若有蜂子,或者在采蜜期,因需维持巢内的温、湿度条件,蜜蜂必须加强新陈代谢,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应。蜜蜂新陈代谢上的这种特性,增强了蜂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蜂巢温度beenest temperature蜂巢内蜜蜂维持生活、繁衍所需的温度。在蜂群培育幼蜂时期(俗称育虫期),一般的蜂群,卵、幼虫、蛹(统称蜂子)所在范围内的温度稳定地保持在32~35℃,强群则保持在34~35℃。此期,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在同一巢睥上,蜂子分布区外围的温度较蜂子分布区低,有时只达30℃,而蜂巢外侧没有蜂子的部分,温度只在20℃上下;当天气暖和时,巢脾上各部位的温度比较一致。当巢温低于32℃或高于36℃时,蜂子的发育期就会延长或缩短,甚至死亡,羽化的蜜蜂也不健康。在育虫期,蜂巢的热量主要由各只蜜蜂和封盖巢房里的蛹所排出的热量组成。在蜂群停止培育幼蜂时期(俗称断子期),蜂巢的温度随外界气温的高低而升降,一般变化于14~32℃。此期蜂巢的热量主要由各只蜜蜂排出的热量组成。蜜蜂常以疏散、静止、扇风、采水、离巢等方式降低巢温;以密集、缩小巢门等方式升高巢温。当巢温过高时,附在子脾上的蜜蜂自行散开,减少附脾蜂数,一部分蜜蜂甚至离开巢脾,在箱底或箱壁上停止活动,以减少热量。若巢温继续升高,蜜蜂就振翅扇风,加强巢内空气流通。在整个夏季都有扇风的蜜蜂。如果经扇风温度仍未下降,部分蜜蜂就外出采水。与此同时,蜜蜂通过气管系统蒸发的水分显著增加,体温明显下降,也起到降低巢温的作用。当外界寒冷或气温降低时,蜜蜂就离开边脾和空脾,密集在子脾上,增加巢脾单位面积热量,以保持子脾温度。秋天气温下降后,蜜蜂还用蜂蜡和蜂胶封闭巢箱裂缝,缩小巢门,以利保温。进入冬季,整群蜜蜂就集结成球形的冬团(见“冬团”)。在育虫期,蜜蜂能感觉出子脾温度0.25℃的升降。当强群子脾温度低至34℃时,它们便产生刺激感应,开始迅速升温;当温度上升到34.4℃时,这种刺激感应随即消失,并停止升温反应;若温度超过34.8℃就开始降温反应。蜜蜂对昼夜的气温变化亦十分敏感。蜜蜂主要依靠消耗蜂蜜维持巢温。当气温在23~28℃时,蜜蜂维持巢内最适小气候所消耗的能量最小。气温升高或降低,蜜蜂都必须加强新陈代谢,从而增加贮蜜的消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