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蜀鄙二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我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


 这是彭端淑散文《为学》中的故事。作者借两个和尚对去南海(指浙江舟山群岛东南的普陀山,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不同态度,说明立志的重要。
 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原因(发生)、经过(发展)、结果三部分。一般说来,经过的时间越长,事件内容越复杂,就越成为作品叙述的主体。这个故事叙述贫者以一瓶一钵从四川到南海往返一次,花了整整一年,其间艰难曲折,尽可描述。但作者却把过程全部略去,而重点叙述原因,最后简要交代结果。而原因叙述,又集中在二僧对去南海“何恃而往”发生的冲突上。这种叙述主体的前移所造成的对故事结构平衡态的破坏和调整,是为表现作者意图服务的,具有警省人心的感应效果。
 “何恃而往”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前次是怀疑语气,后一次是鄙薄的否定语气。这是两个和尚争论的焦点。它把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哲学关系浓缩在一个普通的问题里。贫者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足矣”。在有基本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人的精神、意志与毅力就是决定因素。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则又说明,物质条件越好,也许反而越使人贪图安逸,人的精神状态反而越差。这就是“玩物丧志”的道理。从这里,我们不可以领会到比为学立志更多的东西吗?
 故事结尾说,贫者自南海还时,“富者有惭色”。这是一件事的结束,也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有惭色”,可以导致反思和转变,也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激动,而仍然下不了决心。但不管怎样,现在是有对立面了:别人能去,你不能去?事物的平衡态一经打破,谁都不能照老样子生活下去了。

寓言“蜀鄙二僧”注释、翻译和解说 - 可可诗词网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白鹤堂诗文集·为答一首示子侄》


 【意译】
 蜀国的边境上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日,贫穷的对富有的说:“我想到南海去走一趟,你看怎么样?”富有的问道:“你凭什么到那边去呢?”贫穷的回答说:“我只要有一只水瓶、一个钵孟就足够了。”富有的说:“我这几年来一直想买一只船,然后去南海,可至今尚未能如愿。你究竟凭什么去那里呢?”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那个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听了不禁脸有惭色。西蜀距离南海有数千里,富有的和尚没有去成而贫穷的和尚却去成了,人们的立志难道反不如蜀国边境的穷和尚吗?
 【解说】
 蜀鄙二僧都想去南海,照理说富僧更容易成功,可他一直在那儿等待,等买到一只船后再走。在他看来,如果不凭借舟楫,要去南海那是不可想象的。可是,贫僧靠着他的一瓶一钵,终于走到了南海,次年便顺利返回了。这令富僧惭愧万分。显然,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但远大而坚定的志向往往显得更为重要。人只有有了这样的志向,才会百折不挠,积极奋斗;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会努力去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反之,客观条件并不差,但志向不坚定,那么也是很难成就事业的。贫僧与富僧去南海一个早已成功,一个还在等待,关键并不在于他们物质条件上的差别;如果这样说的话,贫僧还远不能与富僧相比。贫僧的过人之处即在于他有坚定的志向与超人的毅力,正是凭借了这一点,他才打破了富僧的思维定势,以足代舟,步行数千里,成功地完成了去南海的壮举。事实上人们很多时候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建功立业、成就奇迹的,如果一切都有了,还奋斗什么呢?在条件与环境较艰难的情况之下,树立宏伟的志向与充分高扬个人的意志力乃是成功的关键。这岂独是贫僧一人的成功为然,古来艰苦奋斗的创业者莫不然。
 【相关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

——德国·歌德


寓言《蜀鄙二僧》意译和解说 - 古代寓言 - 可可诗词网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白鹤堂诗文集·为答一首示子侄》


 【意译】
 蜀国的边境上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日,贫穷的对富有的说:“我想到南海去走一趟,你看怎么样?”富有的问道:“你凭什么到那边去呢?”贫穷的回答说:“我只要有一只水瓶、一个钵孟就足够了。”富有的说:“我这几年来一直想买一只船,然后去南海,可至今尚未能如愿。你究竟凭什么去那里呢?”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那个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听了不禁脸有惭色。西蜀距离南海有数千里,富有的和尚没有去成而贫穷的和尚却去成了,人们的立志难道反不如蜀国边境的穷和尚吗?
 【解说】
 蜀鄙二僧都想去南海,照理说富僧更容易成功,可他一直在那儿等待,等买到一只船后再走。在他看来,如果不凭借舟楫,要去南海那是不可想象的。可是,贫僧靠着他的一瓶一钵,终于走到了南海,次年便顺利返回了。这令富僧惭愧万分。显然,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但远大而坚定的志向往往显得更为重要。人只有有了这样的志向,才会百折不挠,积极奋斗;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会努力去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反之,客观条件并不差,但志向不坚定,那么也是很难成就事业的。贫僧与富僧去南海一个早已成功,一个还在等待,关键并不在于他们物质条件上的差别;如果这样说的话,贫僧还远不能与富僧相比。贫僧的过人之处即在于他有坚定的志向与超人的毅力,正是凭借了这一点,他才打破了富僧的思维定势,以足代舟,步行数千里,成功地完成了去南海的壮举。事实上人们很多时候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建功立业、成就奇迹的,如果一切都有了,还奋斗什么呢?在条件与环境较艰难的情况之下,树立宏伟的志向与充分高扬个人的意志力乃是成功的关键。这岂独是贫僧一人的成功为然,古来艰苦奋斗的创业者莫不然。
 【相关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

——德国·歌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