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蜀汉昭烈帝惠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蜀汉昭烈帝惠陵

蜀汉昭烈帝惠陵

蜀国先主刘备(161—223)的陵墓。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为报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大败于夷陵,退守白帝城。章武三年四月病死永安宫 (今奉节县城内)。《华阳国志·刘先主传》记: “五月,梓宫至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惠陵位于今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 (也有人认为刘备墓在白帝城,即今奉节县政府第二招待所处)。在古祠的西北方,万竿修竹形成一座古林盘,翠竹掩映着一条红墙夹道伸向竹林深处,夹道尽头,就是著名的刘备墓。陵冢夯士垒筑而成,圆形,通高3. 6丈。一道月圆形的砖砌垣墙围绕整个陵墓,全长54丈。陵墓正面,有一通刻制于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 的青黛色穹碑,碑文“汉昭皇帝之陵”七个大字赫然醒目。合葬惠陵的还有甘夫人和吴夫人。甘夫人,刘禅之母,前刘备16年即已去世,葬南郡 (今湖北江陵)。章武二年,刘备不愿其 “神柩在远飘遥”,决定迁葬于蜀,并追谥为 “皇恩夫人”。灵柩还未运到,刘备已死,由诸葛亮建议,合葬惠陵,并谥 “昭烈皇后”。刘备进军益州 (今四川) 之时,孙夫人返回东吴,于是又纳车骑将军吴壹之妹为妻,后被封为皇后。刘备死后22年,吴夫人病死,亦合葬惠陵,谥 “穆皇后”。惠陵南面为寝殿,寝殿里挂着清人顾复初所撰对联: “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 惠陵右侧,建有刘备殿和诸葛亮殿诸葛亮,蜀国丞相,辅佐刘备,三分天下,治蜀近20年,其功绩及才智,为后人所称颂。蜀亡40年后,在成都少城内初建武侯祠,后移至南郊,与刘备墓毗邻。明初曾废武侯祠,另在刘备庙刘备塑像东侧塑立诸葛亮像,明末,昭烈庙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一年 (1672) 于惠陵东重修,为顺从民意,改为一庙两殿,君臣合祀的办法,前面建刘备殿,后面建诸葛亮殿,形成今日格局。大门悬有 “汉昭烈庙” 匾额 (但人们仍称其为武侯祠),两侧对联:“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閟宫” 为杜甫所撰。刘备殿内是高达一丈的冕冠金袍刘备塑像,东西偏殿及殿前东西两廊内还有关羽、张飞等文臣武将塑像。诸葛亮殿虽小于刘备殿,但建筑精美。殿内有诸葛亮羽扇纶巾贴金塑像,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侍立两旁。殿内留有多人匾联,其中清人赵藩撰写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启人心迪。武侯祠庙门右侧,有一座刻建于唐元和四年 (809)的 “三绝碑”,此碑由宰相裴度撰文,大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镌刻,故称“三绝”。惠陵保存完好。据《太平寰宇记》记载: 唐宣宗时就已设置守陵户。明清两代地方官员也不时维修,并年年举行祭祀活动。迄今,没有发现被盗掘的记载。

☚ 魏文帝首阳陵   吴大帝蒋陵 ☛
000042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