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蜀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蜀典四川地方志。清张澍(1781—1847纂,十二卷。澍字时霖,一字伯沦,号介侯,又号介白,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历官玉屏、永新知县。曾先后主修玉屏、大足、兴文、泸溪等县县志,方志理论表现在《重修兴文县志序》等文中。有《姓氏五书》、 《养素堂文集》。以所辑《二酉堂丛书》闻于世。嘉庆二十年,张氏乞假病休,得以阅览新成《四川通志》,就志中蜀地掌故缺略者汇成是书。成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约十八万字。正文分为堪舆、人物、居寓、宦绩、故事、风俗、方言、器物、动植、著作、姓氏十一类。对四川地理山川、人文故实进行考证。资料宏富, 堪称一家之言。人物类考订蜀地历史名人轶事, 如李白子女、孙女等,提供重要史料。故事类考证蜀中镂书为后唐明宗长兴二年中国始刻板印书。对蜀绵、蜀笺、蜀马及五铢钱等掌故传闻均有记述。姓氏类所占文字为全书四分之一,集中了作者多年研究成果,主要考证四川境内二百余奇异姓氏的来由始末。有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光绪二年(1876)重刻本,有稿本藏四川省图书馆。 《蜀典》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地方志书。清张澎编撰。12卷。嘉庆二十三年 (1818年) 成书。总目分为堪舆、人物、居寓、宦迹、故事、风俗、方言、器物、动植、著作、姓氏等11类。作者曾在屏山、兴文、大足等县出任知县,注重对四川地方史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嘉庆二十一年 (1816年) 《四川通志》 书成后,即将 “游目所及、涉想所经” 随时著录的资料予以编著审订成是书。其取材广泛,考证翔实,尤以 《风俗》、《方言》、《器物》、《姓氏》 最富特色,对 《四川通志》起到了 “纠谬”、“补遗” 的作用,也匡正了 《华阳国志》、《水经注》 等书记述四川古代历史、地理方面的某些舛错。有光绪二年 (1876年) 尊经书院重刻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