蛕读音h·ui(ˊ),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户恢切,平,灰韵。 ❶同“蛔”,蛔虫。 上一条: 痐 下一条: 蚘
蛕读音h·ui(ˇ),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呼罪切,上,贿韵。 ❶[土蛕]毒虫。《广韵》:“土蛕,毒虫。” 上一条: 螝 下一条: 烜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雜蟲部 > 寄生蟲 > 蛕 蛕 huí 亦作“蚘”、“蛔”、“痐”,亦稱“蚘蟲”、“人龍”等。腹中寄生長蟲名。長數寸至尺餘,色淡黄,形似蚯蚓,多寄生於幼兒腸胃中。《說文·虫部》:“蛕,腹中長蟲也。”唐·柳宗元《駡尸蟲文》:“脩蛕恙心,短蟯穴胃。”《集韻·平灰》“蛕”或作“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蚘蟲》:“[釋名]蛕,音回,俗作蛔,並與蚘同。人龍。[集解]時珍曰:‘蚘,人腹中長蟲也。按巢元方病源云:人腹有九蟲……蚘蟲長五六寸至一尺,發則心腹作痛上下,口喜吐涎及清水,貫心膈則死。’” 蛕huiCD7A “蛔”的异体。 蛕huí《本草纲目》虫部第42卷蛔虫(11)。药名。蛔虫的别名,参见“蛔虫”条。 蛕 ☚ 虫 雖 ☛ 00004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