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蛊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蛊惑

蛊惑又名《真假爱情》

四幕悲剧。孔另境著。1945年4月上海世界书局初版。剧本丛刊第五集。

☚ 货郎担   黑板报 ☛
蛊惑5485狡猾;诡计多端。粤语。广东广州〖ku35wak22〗。嗰条友太~喇,因住上佢当那个家伙太诡计多端了,当心上他的当。香港〖ku35(w)uak22〗。金依《怒海同舟》:「这人很~呢!也许他会散播谣言。」

蛊惑;迷惑ɡǔhuò míhuò

【同】 都是动词;都有使迷惑的意思。
【异】 “蛊”本是传说中害人的很毒的虫,在“蛊惑”中是用比喻义,侧重指出于恶意或不良用心而扰乱和欺骗人心,使受到毒害;施动者是人,所带宾语是人或人心,一般不用于其他事物,适用范围较窄;贬义词;多用于书面语。[例]他们制造谣言,~人心,煽动闹事。“迷惑”侧重于使失去判断能力,分辨不清是非,其毒害程度不如“蛊惑”重;施动者可以是人或事物、现象,所带宾语是人或指人的代词、拟人用法的物名,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广;中性词;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此外,还有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的意思,例如:“迷惑不解”;“蛊惑”无此意义。[例]响尾蛇经常用它的声音~它的敌人,使敌人误以为它有什么凶恶的武器。
【反义】 迷惑—清醒

蛊惑ɡǔhuò

使受毒害而迷惑
 △ ~人心。

蛊惑gǔhuò

〈动〉使人心志迷乱,迷惑,毒害:蛊惑人心。

蛊惑

“蛊惑”是使人迷惑、迷乱的意思。但是,“惑”本身即具此意,它表示的是困惑、迷乱之意。那么,为什么要加一个 “蛊”字而说成 “蛊惑”呢?
“蛊”,在这里指一种毒虫,传为人工培养而成。《本草纲目·虫部四》“蛊虫”李时珍集解引陈藏器云: “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
“蛊”是怎样的一种虫? 是怎样 “尽食诸虫”的? 这本身就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因此,“蛊惑”结合起来而成为 “蛊惑”一语,由单音节词而变为双音节词。《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蛊文夫人”即谓蛊惑文夫人,使文夫人感到迷惑。
从语法意义来说,“蛊惑”不是主谓结构,亦非并列结构,而是一个偏正结构,其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像 “蛊”那样使人迷“惑”。常言 “蛊惑人心”,即言使人迷惑之意。

贾祸;蛊惑

◉ 贾祸ɡǔhuò 贾:招致。 招来灾祸。〈例〉直言~/ 贪欲~/虽其专恣骄贪足以~,亦未至尽如范蠡之言。
◉ 蛊惑ɡǔhuò  也作“鼓惑”。毒害;迷惑。〈例〉~人心/ 受人~/ 不少青少年干坏事,是因受了坏人的~。

蛊惑gǔ huò

也作鼓惑。动词。毒害,迷惑,用于贬义。
【例】“四人帮”别无能为,但善于巧立名目,用 “示众” 的方式蛊惑人心。(孙犁 《画的梦》)

蛊惑

迷惑。白居易《古冢狐》:“何况褒妲之色善~,能丧人家覆人国。”

迷惑1

迷惑1

荡(荡惑) 魅(魅惑) 媚 炫 营(营惑) 惑蛊 惑乱 长惑 麋惑 演样 淫湎
以美色迷惑:惑媚
欺枉迷惑:罔惑
欺骗迷惑,使众人不知道真实情况:诳惑众听
蒙蔽迷惑:蔽惑
诡诈迷惑:矫惑
诱惑,迷惑:诱媚 诱怵 诱訹 魅惑
毒害使迷惑:煽 蛊惑 鼓惑
 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鼓舌掀簧
煽动蛊惑:扇惑 煽惑
 侦察扇惑:诇扇
 狡诈煽惑:狡扇
 以妖言煽惑:妖惑
惊扰迷惑:骇炫
愚弄迷惑:愚迷
(使辨别不清:迷惑)

另见:欺骗 蒙蔽 引诱 致使 看不清2 辨别不清

☚ 迷惑1   迷惑人 ☛

蛊惑gǔ huò

迷惑,使人迷乱。刘勰《灭惑论》:“糜费产业,~~士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