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蚱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蟬 > 蝒 > 蚱蟬
蚱蟬  zhàchán

亦稱“蟧”、“馬蟧”。即蝒。《廣雅·釋蟲》:“蟧,蝒,馬蜩也。”《玉篇·虫部》:“蚱蟬,七月生。”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蚱蟬》:“夏月身與聲皆大者是。”《廣韻·平宵》:“蟧,馬蟧,大蟬。”

常见的昆虫

常见的昆虫

蝉:蝉(~蜕;蝉子;蝉蜩;叶~;金~)蛁(蛁蟟) 蝒(蝒马) 蝘 蜩(蜩梁;蜩螳;蜩蝉;蜩蚻;蜩蚬;蜩蜋;蜩蝒;蜩螗;蜋蜩;良~) 蛣 蜺 螗(螗蜩) 螓 螿 秋娘都了 知了 蜘蟟 仙虫 玄虫 稍迁 齐女 齐后 宫魂 伏天儿伏凉儿 青林音乐
大的蝉:马蜩 马蝉 蚱蝉 王蚥
初夏的鸣蝉:新蝉
秋日的蝉:蜺 秋蝉 秋蜩 残蜩 残蝉 鸣蝉
天寒时的或鸣声低微的蝉:寒蝉 寒蜩寒将 寒螿
蟋蟀:蛩(~声;~机;鸣~;吟~;秋蛩) 蛬(吟蛬;潜蛬;秋吟蛬)蟋(黑~) 蛐蛐(蛐蛐儿) 趋趋蝍蛆 蜻蛚 促织 趋织 趣织 懒妇 懒妇 王孙 投机 促机 客虫 寒虫 秋虫 暗虫 霜虫 阴虫 寒纬 秋螿 螅蟀 精列 秋风 寒吟虫 莎亭部落
深秋的蟋蟀:寒蛩
夜鸣的蟋蟀:暗蛩
蚂蚁:蚁(~子;马蚁;蝼蚁;虫~;工~;兵~;雄~) 蛾 暟 戴粒
白蚁:螱 蝝(蝝蚳)
大蚁:蚍蜉 蜱蜉 元驹 玄驹 马蚁 蟞蜉 蛾蛘
蚁的一种:
蝴蝶:蝶(~子;~羽;彩~;粉~;灰~;斑~;绢~;环~;凤~;蛱~;霜~;弄~;蚬~;飞~;游~;喙~;胡蝶) 玉腰(玉腰奴)挞末 胡蜨 武帝侍从
蝴蝶的美称:玉蝶
蛱蝶:蜨 蟞蛱 鳖蛱 春驹
粉蝶:玉蛾 小粉 霜蝶 白粉蝶 白蛱蝶
蝶类的幼虫:
蜣螂:蛣螂 虼螂 蜣琅 蛣蜣 蛣蜋 推丸 转丸 弄丸 天社 天柱 弄圆 转圆 推屎虫 滚矢虫 黑甲虫 黑牛儿 推车客 坌屎虫 屎壳螂 屎蜣螂 夜游将军 铁甲将军
萤火虫:萤(萤火;萤点;金萤) 燐 夜光 夜照 耀夜 晖夜 丹鸟 丹良 即炤 宵烛 宵熠 景天 银粟 熠耀 焜耀 挟火 荧火 救火 微么虫 有火虫 照夜清
萤火虫的美称:丹萤
飞行无定的萤:流萤

☚ 各种昆虫   益虫 ☛

蚱蝉black cicada

为害多种果树林木枝条的蝉类害虫。学名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同翅目,蝉科。分布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美洲;中国长城以南,西至四川。多发生于平原和丘陵地带。在山区分布的高度不超过250米。寄主有苹果、梨、桃、杏、李、樱桃、柑橘、荔枝、龙眼、蕃石榴、黄皮、枇杷、柿等。造成落果、枯果和枝梢枯萎。还为害咖啡、柚木、橡胶等数十种阔叶林木和热带作物。成虫体长43毫米左右,黑色而有光泽,被金色细毛。头部后唇基及触角复眼间各具有金黄色斑纹。中胸背板X形隆起略带棕褐色。前翅基半翅脉金黄色,翅基1/3烟褐色。后翅基2/5烟褐色。雄虫有鸣器。末龄若虫长约35毫米,淡黄褐色。
蚱蝉一生经历12~13年。雌虫于7~8月产卵。成虫寿命60~70天。福州5月下旬或6月上旬始见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蝉声最盛,因此,在华南有“蚱蝉叫,荔枝红”的谚语。在华北,6月末开始羽化,9月下旬仍有蝉鸣。成虫在枝干上吮吸大量树液。同时雌蝉产卵时将产卵器划破枝条而产卵其中,造成许多机械损伤。南方很多柑橘园受害较重,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一个产卵枝上约有卵100余粒,多的约500粒一枝。卵穴呈弯曲或螺旋状排列的枝条大都枯萎,约占产卵枝的45%,引致落果和枯果。蝉卵在树枝上越冬,卵期约300余天,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经“原若虫”蜕皮而为第一龄若虫落地入土,一般在土深20厘米以内,与果树根群的分布状况相一致。若虫在土中沿树根营造土室,以吸食果树根部的汁液为生。经历10余年。末龄若虫在初夏雨后的夜晚出土爬上枝干,攀附在树干或枝条上,不及1小时而羽化。天敌有田鼠、麻雀、螳螂、白僵菌、绿僵菌等。可于夜间举火诱捕成虫;结合修剪,剪除产卵枝;在树干基部包扎塑料薄膜,阻止末龄若虫爬上树干蜕皮羽化。

蚱蝉

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鸣蜩、鸣蝉、秋蝉、知了。为蝉科昆虫黑蚱Cryo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的全虫。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咸、甘,寒。入肝经。清热,息风,镇惊。治小儿惊风,癫痫,夜啼。煎服: 1~3个,或入丸、散。

蚱蝉black cicada

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又名黑蚱蝉。昆虫纲,同翅目、蝉科。分布于长城以南,西至四川;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及美洲也有分布。多发生于平原、丘陵地带。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树木。成虫体长40~44 mm,黑色而有光泽,局部密生金色细毛;头前缘及额顶各有一黄褐色斑;前后翅透明,基部有一段烟褐色,脉纹黄褐色;雄虫有鸣器;雌虫无鸣器,产卵器明显。末龄若虫体长约35mm,土黄色,形似成虫,具翅芽。12~13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土中和卵在枝梢上越冬。雌成虫于7~8月产卵于1年生枝梢木质部,产卵伤口成直列或螺旋形排列;若虫在土中生活,吸食植物根部汁液,老熟若虫由土内爬至树干脱皮、羽化。宜采取人工捕捉成虫,夜间树旁点火,诱集灭杀,与剪除有卵枝梢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蚱蝉

蚱蝉zhachanCryptotympana pustulata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同翅目,蝉科。俗称“知了”。体长4~4.8厘米,黑色,为最大的一种蝉。复眼较大,触角短,呈刚毛状,刺吸式口器,可用来刺吸茎上的汁液。翅膜质透明,2对,可作短距离飞行。前翅大于后翅,基部都呈黑褐色。雄蝉腹部靠近后足的下方,有1对发音器。发音器的外面有1对半圆形的盖板,盖板的下面是弹性鼓膜,鼓膜与声肌相连。当声肌收缩时,可使鼓膜连续震动而发出声音,因在盖板下的空间产生共鸣,所以鸣声很大。雌蝉无发音器,不能发声,尾部具有发达的产卵器。幼虫栖息土中,吸食树根液汁。一般将蛹的最后蜕皮称“蝉蜕”,可入中药,主治感冒发热、咳嗽、音哑、小儿麻疹等症。蚱蝉的成虫寿命较短,一般仅活七八日,少数能活稍长日子。雄蝉一经交配,便自然死亡; 雌蝉用带有锯齿的产卵器,刺入嫩树皮层,边爬、边刺、边产卵,产卵完毕立即死亡。卵孵化成幼虫后便落到地面,随后钻入树根附近的土中。2~3年后,一般要经7次蜕皮变成蛹。蛹出土后可爬到树干上方,再经1次蜕皮才成为成虫。


图199 蚱蝉

☚ 同翅目   稻叶蝉 ☛

蚱蝉zhà chán

《本草纲目》虫部第41卷蚱蝉(12)。药名。
【基原】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全虫。
【别名】鸣蜩(《诗经》),缅、马蜩(《尔雅》),(《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蚌蟟(《中药志》),知了(《江苏药材志》)。
【性味】咸甘,寒。
❶《本经》:“味咸,寒。”
❷《别录》:“甘,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熄风,镇惊。治小儿惊风,癫痫,夜啼。
❶《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❷《别录》:“主惊悸,妇人乳难,胞衣不出,又堕胎。”
❸《药性论》:“主小儿惊哭不止,杀疳虫,去壮热,治肠中幽幽作声。”
❹《唐本草》:“主小儿茝绝不能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或入丸、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