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器官產物部 > 雀甕蠶沙 > 蠶蜕 蠶蜕 cántuì 亦稱“蠶布袋”。蠶所蜕之皮。入藥可治血風,除目翳。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蠶·蠶蜕》:“[發明]宗奭曰:‘蠶蜕,當用眠起時所蜕皮。’[附方]婦人難產。蠶布袋一張,蛇蜕一條,入新瓦中,以鹽泥固,煅爲末。以榆白皮湯調服。” 蚕蜕【同义】总目录 蚕蜕佛退蚕蜕药名。见《本草纲目》。又名蚕衣、蚕退、马明退。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L.幼虫的蜕皮。甘,平。祛风止血。 ❶治崩漏,带下,赤白痢疾,肠风下血,吐血,衄血,热淋,尿血。焙干研末服,1.5~3g,每日2次。 ❷治牙疳,牙宣,口疮,缠喉风,目翳,疔疮肿痛。研末撒患部。本品含甲壳质的分解产物,主含N-乙酰胺基葡萄糖、D-葡萄糖胺及少量葡萄糖胺酸。另含蜡质,烃,甾醇类及磷脂。 蚕蜕cán tuì《本草纲目》虫部第39卷蚕(24)。药名。 【基原】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 mori L.的幼虫蜕皮。 【别名】蚕退、马鸣退(《嘉祐本草》),马明退(《儒门事亲》),蚕蜕皮(《本早蒙筌》),佛退(《眼科龙木论》),蚕退皮(《本草求原》),蚕衣、蚕儿衣(《山东中药》)。 【性味】《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崩漏,带下,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牙疳,口疮,喉风,目翳。 ❶《嘉祐本草》:“主血风病,益妇人。” ❷《本草蒙筌》:“止带漏崩中,亦白痢疾,除肠风下血,吐衄鼻洪。疔肿取灰敷,牙疳加麝贴,牙宣灰擦龈上,口疮灰敷患间。” ❸《本草纲目》:“治目中翳障及疳疮。” ❹《握灵本草》:“烧灰治牙痈,牙痛,牙疳,缠喉风。” ❺《本草求原》:“主热淋。”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作散剂。外用:研末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