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un(ˊ),为u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无分切,平,文韵。
❶蚊子;昆虫,身体细长,胸部有一对翅和三对脚,雌蚊吸人与畜的血液。

上一条: 下一条:

〔wen〕 dab mangl.
蚊香 〔wen xiang〕 wenxxangd.
蚊帐 〔wen zhang〕 jangdhuangb.
蚊帐杆 〔wen zhang gan〕sheid jangd huangb.
蚊子 〔wen·zi〕 dab mangl.

ㄨㄣˊwén4833一种体形似蝇,能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古南方方言。李翘《屈宋方言考》:「《说文解字・虫部》『蜹』下曰:『秦晋谓之蚋,楚谓之~。』《后汉书・崔骃传》注云:『楚谓之~。』」宋玉《小言赋》:「体轻~翼。」一种褐色的小蝇。闽语。广东揭阳〖〗。用水煎。粤语。广西陆川〖man44〗。货币单位元或块。粤语。广东广州〖〗。百五~一百五十块钱。香港。《香港青少年问题探索》:「喂,我这双是adidas的,四~一件,龙子行卖几百~一条衫裙都系咁上下!」

*螡蟁wén

蚊子,有害的小昆虫,身体细长。雌蚊吸人畜的血,能传播疾病,种类很多
 △ ~香|~帐。

蚊蚉、螡、蟁

昆虫名,幼虫叫孑孓,生活在水中。雌的吸人、畜的血,有的能传染疾病:~子︱~虫︱~香︱~帐︱家~︱疟~︱按~。

蚊wén

蚊wen

蚊虫 蚊睫 蚊雷 蚊香 蚊帐 蚊子 按蚊 常蚊 家蚊库蚊 疟蚊 摇蚊 伊蚊

蚊wén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蚊蠅 > 蚊
蚊  wén

亦作“蟁”、“𧓢”。亦稱“蚊子”。昆蟲名。雙翅六足,细身利喙。雌蚊叮人吸血,雄蚊吸草汁。種類很多,幼蟲稱“孑孓”。《莊子·天運》:“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說文·䖵部》:“蟁,齧人飛蟲。蠶,蟁或从昏,以昏時出也。蚊,俗蟁。”宋·范成大《次韻李子永見訪二首》之二:“雨蝶衣濡粉,秋蚊喙吐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蜚虻》:“[附録]蚊子。時珍曰:‘蚊處處有之。冬蟄夏出,晝伏夜飛,細身利喙,咂人膚血,大爲人害。……化生於木葉及爛灰中。產子於水中,爲孑孓蟲,仍變爲蚊也。’”

蚊【同义】总目录


蚊白鸟昏虫

蚊wén

〖名词〗
昆虫名。蚊子(1)。《庄辛论幸臣》: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俯下身去啄那些蚊虻吃,仰起身来接那甜美的露水喝。

*螡;蟁wen

CEC3
即蚊子。雌蚊吸血,能传播疟疾、脑炎等疾病。雄蚊吸食花果汁液:夏天多~,叮得人难以入睡。

吸人血的虫

吸人血的虫

蚊虫:蚊(蚊子;按~;库~) 白鸟 黍民 昏虫 闽虻 闽蚋 蔑蒙 蔑蠓 下门虫
蚊的属类:螉(牛~) 蚋 蜹
蚊的幼虫:虷 蜎 蠉 孑孓 蛣蟩 跟斗虫
跳蚤:蚤(狗~;鼠~) 虼(虼蚤)
虱子:虱(鸡~;鸭~;鸟~;牛~;阴~)
壁虱:蜰 臭虫 床虱 壁驼 扁蝨 木蝨 茭蝨

☚ 蛀虫   动物的各部 ☛

蚊mosquito

昆虫纲,双翅目,蚊科。种类很多,多数体小细长。有翅1对,其上有鳞。胸足3对,均呈细长状。雌虫触角为15节,雄虫为16节,每节基部均有毛,但雄虫的极为显著,长而密,呈羽状。刺吸口器,雌虫延长呈针状,雄虫则短而退化。成虫多在黄昏、夜间活动。黄昏时,常群集飞舞交配。产卵于水中,幼虫(孑孓)和蛹均在水中生活。仅雌蚊吸血,雄蚊只吸取植物汁液。全世界有3 000多种,中国有300余种,与人类关系最大的有3属。
❶按蚊(Anopheles)。体灰色,无花斑。静止时,体轴与着落面间成一角度,如中华按蚊(A.hyrcanus sinensis)、微小按蚊(A.minimus),为疟疾的主要媒介者。
❷库蚊(Culex)。体棕黄色,无花斑,静止时,体轴与着落面平行。如淡色库蚊(C.pipicnspallens)、致乏库蚊(C.fatigans),为丝虫病的主要媒介者。
❸伊蚊(Aedes)。体黑色,有白斑,静止时,体轴与着落面相平行,如白纹伊蚊(A.albopietus)、埃及伊蚊(A.aegypti),为骨痛病和黄热病的主要媒介者。上述3属亦均为乙型脑炎的媒介者。

蚊wenCulicidae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动物的通称。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000余种,我国已知的有300余种。前翅发达,窄而长,后翅退化成平衡棒。雄蚊的1对触角上密布较多的长毛。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似空心的针管。最常见与人类关系最大的为按蚊 (Anopheles)、库蚊 (Culex) 和伊蚊(Aedes)三个属。按蚊体多呈灰色,翅上有黑色花斑,停落时身体与停落面成一角度。库蚊体多呈黄棕色,无花斑,停立时身体与停落面平行。伊蚊体黑色或棕色,多有白斑,停落姿势与库蚊相同。雌蚊吸血,雄蚊只吸食花果液汁。卵产于水中,幼虫(孑孓)和蛹均生活于水中。幼虫以水中细菌和藻类等有机物为食。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由蛹羽化为成虫。完全变态。按蚊能传播疟疾,库蚊能传播血丝虫病,伊蚊和库蚊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是“四害”之一。


图194 按蚊、库蚊、伊蚊三属各期形态的比较

☚ 双翅目   库蚊 ☛

蚊mosquito

系双翅目科昆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喜栖居水田、溪流、沟渠、积水地及湖泊草丛地带,温高水多季节大量孳生。蚊有特殊的翅脉序,喙长,叮咬人畜吸血,搔扰人、畜休息与工作,并可传染多种疾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是我国规定的“四害”之一,故应全力除灭之。

蚊Wen

双翅目昆虫,复眼大,刺吸式口器,环毛状触角。一对膜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完全变态,幼虫孑孓和蛹均水生。雌蚊吸人血,并传播疟疾、流行性脑炎等疾病,为重要卫生害虫,雄蚊吸食花蜜等汁液。常见的有按蚊、库蚊和伊蚊。

☚ 蝶   虻 ☛

昆虫纲,双翅目,蚊科。种类多,世界上已知有3000余种,中国约3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蚊类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属。按蚊,体多棕灰色,翅有黑白花斑,身体与栖息面成一约45度角。某些按蚊传播疟疾和丝虫病。中国常见的疟疾媒介有中华按蚊、微小按蚊、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和大劣按蚊。库蚊,体多黄棕色,翅上无黑白斑,停落时身体与立面平行,国内常见有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等。其中淡色库蚊,致倦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主要媒介,三带喙库蚊是传播乙型脑炎的重要媒介。伊蚊,体黑或棕色多有白斑,停立姿势与库蚊相同,某些伊蚊,如白蚊、伊蚊可传播乙型脑炎,埃及伊蚊是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危害人体健康的小型有害昆虫。我国约有300种,常见的有按蚊(Anopheles)、库蚊(Culex)和伊蚊(Aedes) 3类。蚊的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复眼1对,触角1对,并有像空心针管一样的刺吸式口器,雌蚊吸食人血,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胸部有翅1对,又窄又长;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起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足3对;腹部较细长。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雌蚊在水中产卵,由卵孵化出的幼虫叫“孑孓”,幼虫4次蜕皮后变成蛹,仍生活在水中,几天后就变为成虫。蚊子除了叮人吸血外,还能传播疟疾(按蚊)、丝虫病(库蚊)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伊蚊、库蚊),是“四害”之一。除可用药物灭蚊外,还要破坏幼虫和蛹的生活条件,如夏季除及时倒掉盆罐中积存的雨水,填堵脏水坑,还要注意保护蜻蜓,使蜻蜓的幼虫(水虿)和成虫更多地吃掉蚊的幼虫和成虫。

☚ 苍蝇   疟原虫 ☛

蚊螡、蟁wén

蚊子,昆虫。幼虫(孑孓)和蛹都生活在水中。雄蚊吸植物的汁液。雌蚊吸人畜的血液,能传播瘧疾、流行性已型脑炎等病。按蚊、库蚊和伊蚊为最常见。

蚊指双翅目长角亚目(Nematocera)蚊科(Culicidae)所属的种类。本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是:
❶口器形成突出在头前的长喙,喙的外鞘由背面纵裂的下唇所形成,鞘内包含由上唇、上腭、舌和下腭演变而成的6根口针;多数种类雌蚊的口针发达,适于刺吸血液,雄蚊的上腭和下腭不同程度地退化。
❷翅脉具鳞片,翅后缘有繸鳞;头、胸、足以及多数种类的腹部也覆盖鳞片。
蚊系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前3期统称幼期,水生。雌蚊产卵在孳生场所的水中,可上浮水面或下沉,单个或粘集成卵块;或产于湿土上和容器内壁; 少数种类的卵粘集在浮生植物叶下。有些蚊类的滞育卵能抗低温和干旱,并以此越冬或度过旱季。幼虫期共分4龄,第4龄为成熟幼虫,再蜕皮即化为蛹。蚊蛹不食,但能活动。蚊类的孳生场所,大至湖泊沼泽,小至树洞竹筒,因种类而异。
雄蚊不吸血,以花蜜和植物液汁为生。雌蚊也常吸食花蜜和植物液汁,但除少数种类外,都刺吸血液。血液是绝大多数雌蚊卵巢发育所必需。雌蚊吸血、血液消化和卵巢发育以及产卵,通常形成明显的生殖营养周环(go-notrophic cycle)。雌蚊吸血的宿主包括人以及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等动物,也因蚊种而有所偏好。这种宿主偏好性,以及种群数量和对病原体的易感性等,都是决定其为疾病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全世界已知的蚊类共34属,近3,300种和亚种。我国也有14属近300种和亚种。蚊科分为下列3亚科:
(1) 巨蚊亚科 (Toxorhynchitinae): 是呈现金属光泽的大型蚊虫,喙基半部粗硬而前半部逐渐细削,并向后弯曲作钩状;翅后缘于纵脉5.2末端前有一凹口。幼虫口刷作耙状,适于捕食;腹节VIII无栉;呼吸管无梳。本亚科仅有巨蚊属(Toxorhynchites)1属,约70种,我国已知共有6种,华丽巨蚊[T. splendens (Wiedemann),1819]是最熟知的代表。巨蚊不吸血,幼虫孳生在树洞和竹筒以及容器积水,捕食其它蚊幼虫,甚至自相残食,因而无医学重要性。但由于上述成蚊和幼虫习性,多年来在国外常被视为蚊虫的天敌,试用以防制孳生在容器积水的埃及伊蚊等。有些虫媒病毒,在巨蚊体内能很好增殖,因而巨蚊可用以接种、培养这类病毒。
(2) 按蚊亚科(Anophelinae):喙直,腹部腹板以及通常背板全无或仅有少数鳞片。幼虫无呼吸管; 多数或全部腹节的1号毛发育成掌状毛。本亚科包含按蚊属(Anopheles)、皮蚊属(Bironella)和夏蚊属 (Chagasia)3属,450余种和亚种,但重要的仅按蚊属。其余两属分别分布于西南太平洋岛屿与澳大利亚北部以及南美,总数不到10种。
(3) 库蚊亚科(Culicinae):喙细直或微弯或末端膨大,但不向后弯曲作钩状;小盾片三叶状,缘毛生在凸叶上;腹部背板密覆鳞片。幼虫有呼吸管,腹节VIII有栉。本亚科包含30属,占蚊科85%的种类。
我国库蚊亚科有伊蚊属(Aedes)、阿蚊属(Armigeres)、库蚊属(Culex)、脉毛蚊属(Culiseta)、费蚊属(Ficalbia)、领蚊属(Heizmannia)、钩蚊属(Malaya)、曼蚊属(Man-sonia)、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局限蚊属(Topom-yia)、杆蚊属(Tripteroides)和蓝带蚊属(Uranotaenia)等12属,共约240种和亚种,占我国蚊种和亚种总数的78%。
我国蚊类以按蚊(见“按蚊”)、伊蚊(见“伊蚊”)和库蚊(见“库蚊”)3属最为重要。此外,阿蚊属和曼蚊属的少数种类,如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 (Coquill-ett,1898)]和常型曼蚊[Mansonia uniformis (Theobald,1901)],也具一定的医学重要性。
骚扰阿蚊体型较大,暗黑色具淡色斑。头顶平覆宽鳞,唇基光裸,喙较粗,一致暗色,近末端侧扁而略下弯;雌蚊触须约为喙的1/5~1/4长。有气门后鬃。前胸后背片上部鳞片铜褐色,下部的白色;中胸盾鳞铜褐或深褐色,环绕前端和两侧有淡白或淡黄边缘。跗节无白环; 爪垫不发达。雄蚊抱肢端节具栉状宽刺,抱肢端节短,不伸达抱肢基节内叶。幼虫头毛5-C分2~5枝,6-C单枝;触角毛1-A细小。腹节Ⅷ的栉齿5~16个,末端尖削;尾鞍完整,不裂分小片。呼吸管无梳,具1对呼吸管毛1-S,位近管的末端。
骚扰阿蚊幼虫多孳生于污水坑和稀粪池,故又称“臭水蚊”。幼虫也生长于尤其是水质污臭的树洞、竹筒、废轮胎以及缸罐等容器积水内。雌蚊多在白昼刺叮,虽吸人血,但偏好牛等家畜血液。成蚊白昼多栖息于厩舍。此蚊在其大量发生的场所,对人、畜的骚扰颇大。
骚扰阿蚊在我国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
常型曼蚊是棕褐色中型蚊虫。喙中部具黄色环,基部混生黑色和淡色鳞片,腹面和末端有白鳞。中胸盾片有1对灰绿色亚中纵条,小盾片具淡黄窄鳞。翅杂生淡黄暗鳞,形成麻点,鳞形宽,不对称。各足股节外侧有淡色斑或淡色环,但前股和中股的不清晰;胫节有黄斑;各足跗节Ⅰ有中白环,前足跗节和中足第Ⅱ~Ⅲ跗节以及后足第2~5跗节都有淡色基白环。幼虫触角2.3-A (亚端毛)之前的部分等于或不到触角毛1-A到基部的长度,触角基部和触角毛1-A部分各有一暗色环;呼吸管特殊,无梳,管瓣发达而角化,并具锯齿,易于插入水生植物组织以呼吸其中的空气; 仅有2个栉齿; 肛鳃明显短于尾鞍。
常型曼蚊幼虫孳生于有水生植物的沼泽,茭白田、芦苇塘、池塘、水沟等,附着在芦苇、香蒲、茭白、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茎部。蛹和幼虫一样,也以变异的呼吸管插入植物组织呼吸。成虫扩散距离较远,可飞离孳生地数公里以寻找血源。雌蚊昼夜均能刺吸人、畜血,但偏好畜血。
常型曼蚊分布较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都有记载。此蚊可传播马来丝虫病。

☚ 医学昆虫学   按蚊 ☛

蚊[螡、蟁]wén

{动} (蚊子) mosquito
◆蚊病 anophelism; 蚊虫 [方] mosquito; 蚊传染 mosquito-borne; 蚊负蚁运 bear a heavy load with little strength; 蚊害 anophelism; 蚊香 mosquito-repellent incense; 蚊鹰 gnat hawk; 蚊蛹 tumbler; 蚊帐 mosquito net; mosquito bar; mosquito curtain; 蚊子 mosquito

mosquito

蚊wén

力负山

❷ 聚成雷

金文;篆;《説文》所無。wén

[虫(意符)+文(聲符)→ 蚊(昆蟲,因體表有花紋而得名。種類很多。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液,有的傳染疾病。幼蟲稱“孑孓”〈蚊子、蚊香、蚊帳、聚蚊成雷〉。)]

蚊螡;蟁wén

(10画)

*蚊〔螡 蟁〕wén

10画 虫部 蚊子,一种昆虫,种类很多。成虫身体细长,胸部生有一对翅膀。雄蚊吸食花果液汁,雌蚊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虫|~帐|~香|灭~。

蚊螡蟁wén

战国以来的形声字。从虫,文声。是一种昆虫名,种类很多。幼虫叫孑孓(jiéjué),生活在水里。雌的吸人畜的血液,有的传染疟疾、流行性脑炎等。雄的吸植物汁液。《说文》以籀文蟁为正体,从两虫,民声。大篆多繁复。或从昏(昬)声。现少见。它以蚊为小篆或体。约唐宋以前或作螡,从两虫。现以它和蟁为异体字。见《异体字表》。以蚊为规范字。学用简便。

蚊蟁★异◎异★常◎常


wén蚊,形声,从虫,文声,一种昆虫。又作“蟁”,形声,从(kūn),民声。《异体字表》以“蟁”为异体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