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虚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虚词 (1)副词 从时间、程度、范围、语气、情态等方面对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作用的词。其中包括: ①表示程度。 例如:很 极 最 挺 太 非常 十分 极其 格外 分外 ②表示范围。 例如:都 全 只 统统 单 光 一概 ③表示时间、频率。 例如:已经 曾经 刚刚 正在 将要 立刻 时常 还 再 早已 ④表示处所。 例如:到处 处处 四处 随处 ⑤表示肯定、否定。 例如:必须 别 准 的确 不 没有 必定 ⑥表示情态、方式。 例如:特意 亲自 忽然 连忙 赶紧 猛然 单独 肆意 ⑦表示语气。 例如:难道 究竟 偏偏 简直 就 岂 也许 难怪 反正 居然 竟然 究竟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句子中作状语。 ②副词一般不用在名词前面,不能充当谓语。 ③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例如:越说越快 又说又笑 (2)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合起来对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其中包括: ①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例如:从 自 打 于 在 由 朝 至 顺着 沿着 ②表示方法、依据。 例如:按 按照 依照 靠 本着 用 通过 根据 把 拿 ③表示原因、目的。 例如:因 因为 由于 为 为了 为着 ④表示比较、排除、被动。 例如:被 让 叫 比 除 ⑤表示对象。 例如:对 对于 关于 跟 和 替 向 同 (3)连词 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可以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常见的连词有: ①主要连接词、短语的。 例如:和 跟 同 与 及 或 ②用于连接词语或分句。 例如:而 而且 并 并且 或者 ③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 例如:不但 不仅 虽然 但是 然而 如果 与其 因为 所以 主要连词的用法比较: ①“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以及”还可以连接动词性词语。 ②“而”是从古汉语沿用下来的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连词。 ③“而且”能连接谓词性词语,表示意思更进一层。 ④“并、并且”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 ⑤“和、跟、同、与、及、以及”等都表示联合关系,风格色彩和用法略有不同,“跟”有北方口语色彩,“同”有南方口语色彩,“与、及、以及”有书面语色彩。 (4)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结构助词 附着在一个词或词组的后边(或者前边),用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的词叫结构助词。普通话里助词“de”,在书面语里习惯上写成三个字:的、地、得。 “的”:主要用在名词前面,还可以附着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人称代词或词组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 例如:灵巧的手 团体的 欣赏的 漂亮的 他的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面,它们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修饰和限制关系。 例如:轻轻地拍 “得”: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补充和说明。 例如:拍得好 机灵得很 ②时态助词 附着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后边,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的词叫时态助词。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例如:大门敞着。 “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已经完成。例如:花都开了。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过。例如:他去过北京。 ③语气助词 位于句中或者句末,表示说话时的语气或者状态的词。 (5)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可分为两类: ①拟人声。例如:哈哈 ②拟物声。例如:呼呼 扑通 轰隆隆 (6)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 例如:啊 哎 喂 唉 哎哟 运用叹词应注意: ①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常用于句首,单独成句。 ②叹词没有确切的语汇意义,但能够表达赞美、愤怒、鄙视、悲伤等各种感情色彩。有时读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感情。 虚词xūcí❶ 〈名〉语法学中指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较抽象的词。 虚词;虚辞◉ 虚词xūcí 虚词❶不表示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虚词是封闭性词类,可以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 虚词xū cí假话:次日回堂,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枉捏~,诬赖良人。 (六八·1664) 虚词 虚词见“词类”条。 ☚ 实词 名词 ☛ 实词;虚词○实词shí cí(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具体的词:汉语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虚词xū cí(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汉语的~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虚词←→实词xū cí ← → shí c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如“吗”。 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叫做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与句子结构密切相关。古代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六类。有些语法学家把副词归入实词类,如《马氏文通》《国文法草创》。 ☚ 词序 虚字 ☛ 虚词空话,假话。《商君书·慎法》:“民释实事而诵~,则力少而非多。”蒋防《霍小玉传》:“玉自生逾期,数访音信;~诡说,日日不同。”也作“虚辞”。《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 虚词与“实词”相对。不表示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表示语法关系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前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副词可以单独作状语,有的能单独回答问题,所以有些学者把它归入实词。也有人不以为存在助词而以语气词代之。殷商时代,汉语的虚词除叹词不多见外,其他各类都已初具规模。古代语言学家对虚词的认识和指称有个发展过程,致使虚词的称谓极为繁杂。参见“辞”条。 假话 假话谎(谎话;谎言;谎语) 混话 瞎话 鬼话 乔话 抵言 谩言 谩语 伪言 假言 诈语 矫语 虚言(纯属~) 虚语 虚词 虚声 诳词 诳言 诳话 诓语 空谈 闲言语 ☚ 假话 传言 ☛ 空话 空话虚言 虚词 虚语 虚声 天话 漫语 浪语 泛语 徒言 徒语 款言 白话 闲言语 另见:虚话 废话 ☚ 无据的话 假话 ☛ 虚词 虚词xuci语法学术语。“实词”的对称。指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的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的基本用途是在短语或句子中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或语法关系。虚词一般不能单独成句,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可以作状语)。按照虚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法意义或语法关系,它可以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 实词 名词 ☛ 虚词 虚词xuci也称“虚字”,和实词相对。指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不能作句子成分但能起语法作用的词,一般包括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虚词的基本用途是表示句法关系,其中有一部分没有固定的声调而念轻声,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比实词少得多。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凡词本身不能表示一种概念,但为语言结构的工具者,叫做虚词。”又《汉语语法纲要》:“就意义上说,词可分为两大类,……第三类是虚词,它们的意义是很空灵的,独立的时候,它们几乎没有意义可言,然而它们在句子里却有语法上的意义。”刘世儒《现代汉语语法讲义》:“凡虚词都不能作句法成分,它们只能对句法成分起组合作用,像胶水似的用来粘合其他的句法成分。” ☚ 实词 名词 ☛ 虚词 虚词Xuci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一般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不能独立成句,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从意义上分析,除了一部分副词以外,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只可依附实词进入短语或句子,表示实词与实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或句子中的语气。如 “学生和老师”是并列关系, “学生或老师”是选择关系; “啊!”表示感叹, “呢?”表示疑问。从语法功能上分析,除了副词、拟声词外,虚词一般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除了叹词、拟声词和个别副词以外,虚词一般不能单独成句。虚词在词汇总量中数量较少,但使用频率很高,起的作用很大,不仅有语法作用,还有修辞作用和表示逻辑关系的作用。正确使用虚词,可以使句子的变化更多, 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更丰富。 ☚ 实词 名词 ☛ 虚词词的两大类别之一。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主要用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副词等。 虚词empty(/function)word 虚词form wor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