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翻浆
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的一种冻害现象。 路基在冬季冻结过程中,下部未冻区的薄膜水和毛细水将不断向上聚集而形成聚冰层,使土基产生不均匀冻胀,造成柔性路面拱起开裂、刚性路面板体错台或断裂。春融时,由于路面导热比路肩大,路基中部首先化冻,水分无法及时排出疏干,土基强度丧失,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起伏、松软,以至压裂出现冒浆。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土质、水源以及行车和路面结构条件。 防治措施有: ❶ 提高路基,完善排水设施,防止地面、地下水侵入路基。 ❷ 路基上部填筑冻胀性小、水稳性好的土类。 ❸ 在路基一定深度处,设置隔离层以阻断地下水向上聚流,保持路基上部干燥。 ❹ 采用沙砾垫层、砂桩、盲沟吸蓄化冻水分并将其排出路基外。 ❺ 用炉渣、泡沫塑料等材料作隔温层以减小冻深、减薄冻层厚度。 ❻ 用水稳性好的整体性材料作路面基层,以加强路面结构。 ❼ 高级、次高级路面总的厚度要满足防冻厚度的要求。 ❽ 采用导温层或在土中加缓冻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