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蘅芜解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蘅芜解疑

蘅芜解疑

四十二回的回目是“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所谓“兰言”是知心好友之间的推心置腹的话。从标题上看宝钗劝黛玉是诚心诚意不包含什么鬼魅心机的。但是前人对此却早有过分析,朱作霖说:“至以词曲为不当读,则又乌知黛之所引?既知矣,则钗固先识之,即有忠告之雅,片语可尽,何必始窘之,终抚之?吾以是知其正言庄论之处,皆投间抵隙之情,不过藉是以络黛耳。”(《红楼梦卷》160页)是的,笼络黛玉的动机是存在的,前人的论述,也极有眼光地说明作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德国启蒙主义者莱辛说: “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兰言解疑”虽然只是一番话,实际上对宝钗、黛玉的性格都有某一方面的深刻切入。并且对钗、黛友谊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这看似家常琐事的一段话,却不可轻易抹去。这里宝钗主动把黛玉叫到蘅芜院中来,进了房,便笑道: “你还不给我跪下?我要审你呢!”她认为:一个千金小姐,一个不出屋门的女孩儿“只合香闺坐,拈花翦朵” (《牡丹亭·慈戒》)看杂书是严重地违反了闺训。请听她款款说道: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 《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背着我们偷看,我们也背着他们偷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这一段读书经历,真实地说明宝钗道德观形成的过程。我们知道宝钗的童年生活不仅物质优越,而且精神充实,她早巳杂学旁收,知之甚广,在黛玉还没有机会看这些书的时候,宝钗早就熟读,问题是她受到了严厉的干涉,及时地把她引到封建社会一个女子所应该走的道路上来,从中可以了解到清末思想禁锢的情况,以及孔孟思想及程朱理学对女子的影响。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要求是“三从四德”,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应该永远跟在男人的后边。男人呢,要讲忠孝,“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所有的人都对尊长之德看作昊天罔极一般,还有谁会犯上作乱!宗法制度又怎么会不巩固!所以只要把男人管好,“夫为妻纲”,男人再把女人管好也就行了。妇女的责任是要求她们能侍亲、相夫、教子。读书甚多,影响极深的宝钗是无法用手提着自己的耳朵离开她所生活的那一现实环境的,随着文化教养的日益提高,她的道德水平更上升到一个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哲学高度。她说: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的好,何况你我?”读了书,能辅国治民当然是正道,可有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因此还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宝钗这种思想,如果给了男人则会成为管晏一样的贤相。给了女人则会成为陶母、孟光。如果是薄祚寒门之家,男的能够“守节安贫”,女的能“无违夫子!” (《孟子·滕文公下》)她诚心诚意劝黛玉说: “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这一番封建社会最正规的说教,黛玉的反应却是“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 ‘是’ 的一字。”也许有人会问: 具有叛逆思想的林黛玉,怎么会如此心悦诚服,即使不争论几句, 腹非也是可以的嘛! 其实,正是在这里写活了两个封建时代姑娘,黛玉的叛逆思想不可能发展到怀疑封建家长制的水平,即使婚姻问题,她最后依然等待贾母的恩准,没有恩准最后只能饮恨而逝。黛玉的暗服,是因为她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在一片虚情假意的客套中,她忽然听见了母亲和姐姐般的声音,纯真的姑娘如得到亲人抚摸一样的温暖和幸福,尽管是批评,但堂皇正大的言辞,代表着宝姐姐的一片真情,黛玉深深地被感动了,雪中送来了炭,多么地及时啊! 这样就为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筑成一条小路,便于感情交流。情节就象从平川,步入丘陵,然后跃上高地一样,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只有一番话,写出宝钗为人处世的成熟,赵姨娘只要送去土仪就行了,而黛玉却需要亲人般的关怀,各给所需,因人而异。黛玉固然纯情天真,但从“心下暗服”的心情来说,也可以看出封建理学是如何茶毒了有才华的青年一代!

☚ 栊翠品茶   钗黛交好 ☛
000091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