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藻类植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藻类植物zǎolèizhíwù〈名〉低等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之分,有叶绿素及其他辅助色素,可自制养料,多为水生,极少数生长于陆地阴湿处,有红藻、褐藻、海带、水绵、紫菜等。 植物 植物对某些植物的美称:灵草 另见:种植 树木 草 花 ☚ 植物 菌类植物 ☛ 藻类植物algae具叶绿素及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自养植物。藻体有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类型,无根、茎、叶分化。全球约2万种,分布广,水生为主,其中淡水藻占多数,部分气生,生长于土壤、岩石、树干等处。少数与真菌共生,有的能生长于零下数十度的冰雪中(如冰雪藻),或50~85℃的温泉中(如某些蓝藻)。根据所含色素、细胞构造、生殖方式等差异可分为蓝藻门(有人将蓝藻和细菌共列为原核生物)、红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多数藻类为鱼、虾、贝等水生动物的饵料。发菜、石莼、浒苔、海带、紫菜、石花菜等供食用,鹧鸪菜、海人草、羊栖菜等可以入药。从某些藻类中提炼的褐藻胶、琼胶、海萝胶、甘露醇、碘、氯化钾等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纺织、农药、国防等工业。鱼腥藻、念珠藻等为常见的固氮蓝藻,还可利用某些藻类对污染物的反应情况,用于评价、监测、净化环境。藻类化石对考古、石油、煤矿等的勘探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当某些藻(如微囊藻、鱼腥藻等)繁殖过盛,老化衰亡时,分解产生的毒素对鱼、虾、贝的养殖有害。 藻类植物含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的总称。出现于35亿~33亿年前。根据所含色素、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通常分为10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红藻门、褐藻门和蓝藻门。全球约有藻类2万种。海藻每年生产的有机碳总量约为13.5×1010 t,比陆生高等植物生产的有机碳总量高7倍。中国1998年藻类产量104.12万t。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zaolei zhiwu一大类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其共同特征是:植物体大多微小,仅少数大型,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和叶状体等各种类型,但均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光合色素(藻类的光合色素包括三大类,即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类和藻胆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有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合子不发育成胚。这些特征表明藻类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很低的原始类群。藻类植物分布很广,大多生于淡水或海水中,也有些生于潮湿的土壤、岩面和树皮上,极少数可生于终年的积雪线以上。还有一些藻类与某些真菌、苔藓、蕨类,以及裸子植物共生,极少数种类还和草履虫、海葵等动物共生。现存藻类植物约23000多种,主要根据它们所含的光合色素种类、贮藏的光合产物类别、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成分、鞭毛的有无,以及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通常将其划分成7~11个门,即蓝藻门、红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藻类植物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水生生物食物链的基础,为很多鱼类、贝类、虾类等多种水生动物的饵料,在水产养殖业中有重要意义。不少藻类是人类的食品,如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它们还在水质监测、污水净化以及农业、医药等方面有重要用途。但若繁殖过量又会加剧水质污染,减少水中溶解氧,有的还会产生毒素,对鱼虾等造成严重危害。 ☚ 原核生物界 藻红素 ☛ 藻类植物含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初始生产力,为鱼类的主要饵料。除部分海藻外,体多微小无根、茎、叶的分化。主要分布在水生环境中;部分生长在土壤、岩石和树干上,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根据所含的色素、细胞和生殖器官的构造以及生殖方式等分为蓝藻门、眼虫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绿藻门、轮藻门、红藻门、裸藻门、隐藻门等。新分类体系已将蓝藻门从植物界中划出,隶属于原核生物界。 藻类植物alga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