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汉三孔连体窑遗址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台西村。此窑借地势挖成,其平面近似东西向,由窑道、窑体组成。两侧有三条窑道,东西向相互平行,东端与窑体连接处各有窑门三个,门内分别设有三个火膛,大小形状相同,底部较平,东侧与窑床相连处的膛壁稍有倾斜。三火膛中间有隔墙,互不相通,其顶部为半圆形;最东侧是一张南北向的大窑床,平底直壁中间没有设墙,将三窑连成一体。根据窑床上残存的条砖摆放位置分析,底部一层立砖纵向码放,每隔26厘米左右码放一行,形成数条火道;其上再码一层条砖横置其上,相互间微有空隙,以利于火焰通透;再往上纵横依次码垛至顶。窑内现存有一层厚约15厘米的烧结面,并有大量绳纹砖、云纹瓦当出土,经鉴定是汉代窑址。该窑一改以往的单体形式,将三体连成一体,造型奇特,结构合理。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同时点火启动,大批量造制,因为各窑床间砌上隔墙,此形式和现在的轮回转窑的原理十分接近。由此推断汉代陶窑已经很接近现在的转窑,或者说它是现代窑的一种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