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公行

清初官方特许广州经营对外贸易的大行商的联合组织。

最初由16家洋行在广州于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奉准成立,因具有垄断外贸、排除公行以外私商的权利,次年遭到外商与行外私商反对而撤销。中间又几经恢复与撤销。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重组公行,专揽茶、丝与大宗贸易,小宗贸易则由行外私商经营。当时公行的主要任务为代表官方约束外商行为,代办税款缴纳,垄断对外贸易,制定进出口货物市价,征收对外贸易值3%金额为公行基金(也称公所基金),用作清偿行商拖欠受罚、亏折等方面的债务并报效官方等。

清政府也利用其统制商务,监督外商,征课捐税,索取规礼。故外商称其为亦官亦商组织。道光以后,鸦片走私日益猖獗,外商实力雄厚,他们认为公行是“榨取”外商的工具,常常回避公行直接营业,而清政府日益衰败,也无可奈何。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公行垄断外贸特权被取消,因而缺乏生存条件,再被撤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