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相背
韩非关于公私关系的命题。 出自《韩非子·五蠹》。原话为“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私”字篆体为“ ”,所以韩非说“自环者谓之私。 ”意谓在一己之利中转来转去,超不出这个范围。“公”字篆体为“公”。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公”平分也,从“ ”,从“ ”。“ ”在《说文解字》中说“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公”(公)即是别“ ”(私),与“ ”(私)相背。 这就是韩非所说的“背私谓之公”。 公私之相背,即公利与私利相互排斥,所以说“私行立而公利灭矣”(《五蠹》)。这里的私指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公指君主所代表的国家、天下的利益。韩非对于“公”、“私”界说的规定和对于公私关系的揭示,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