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薇Wēi现行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有分布。《姓氏词典》引 《姓谱》亦载,未详其源。 薇wēi野菜名,又稱巢菜,野豌豆,蔓生。董仲舒《士不遇賦》:“卞隨務光遁跡於深淵兮,伯夷叔齊登山而采薇。”張衡《西京賦》:“草則葴莎菅蒯,薇蕨荔苀。” 薇野菜名。即巢菜,又名野豌豆。茎叶似小豆,可生食或作羹,我国古人常以之作菜蔬。杜甫《草堂》诗:“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余。” 薇 薇wēi薇菜,俗称野豌豆,摇车、翘摇、野蚕虫、小巢菜。《召南·草虫》三章:“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毛《传》: “薇,菜也。”陆玑《草木疏》: “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 《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郑《笺》:“刚谓少(shào)坚忍时。”亦、止,语助词。《小雅·四月》: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杞,枸杞。桋,赤梀。《本草纲目》李时珍 [集解]:“处处皆有。蜀人春种秋采。老时耕转壅田。故薛田诗云: 剩种碗巢沃晚田。 蔓似豆而细, 叶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黄。欲花未萼之际,采而蒸食,点酒下盐,芼羹作馅,味如小豆藿。至三月开小花,紫白色。结角,子似碗豆而小。” ☚ 駮 燕 ☛ 薇读音·ui(ˊ),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无非切,平,微韵。 上一条: 微 下一条: 圩 薇读音·ui(-),为ui韵目,属i—ei—ui韵部。无非切,平,微韵。 上一条: 微 下一条: 癓 薇wēi见640页“蔷薇”。 薇wēi野豌豆,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青紫色花,可入药。 薇见[采薇] 薇wēi野生的豌豆苗。《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毛传:“薇,菜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天问》:“惊女采薇。”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薇 薇 wēi 亦稱“垂水”、“野豌豆”、“大巢菜”。豆科,多年生草本。偶數羽狀復葉,線狀矩圓形。夏秋開花,腋生。花冠蝶形,青紫色。莢果光滑,具子三至五粒。嫩苗可作蔬菜。全草入藥,分佈於我國北部與西北部。始載於先秦典籍。《爾雅·釋草》:“薇,垂水。”《爾雅翼·釋草》:“薇,垂水,言生于水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薇》:“〔釋名〕垂水、野豌豆、大巢菜。時珍曰: 案許慎《文說》云: 薇似藿。乃菜之微者也。王安石《字說》云: 微賤所食,因謂之薇,故《詩》以《采薇》賦戍役。孫炎注《爾雅》云: 薇草生水旁面,枝葉垂于水,故名垂水也。〔集解〕時珍曰: 薇生麥田中,原澤亦有,故《詩》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謂之巢菜,蔓生,莖葉氣味皆似豌豆。”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薇 薇 wēi 指野豌豆。豆科,多年生草本,蔓生。嫩莖葉可作蔬菜,亦入藥。《詩·召南·草蟲》:“陟陂南山,言采其薇。”毛傳:“薇,菜也。”孔穎達疏引陸機云:“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藿可作羹亦可生食。”《史記·伯夷叔齊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釆薇而食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薇》:“薇生麥田中,原澤亦有,故《詩》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或解薇为“蕨”,即紫萁,見上《伯夷叔齊列傳》司馬貞索隱,清人已指出其誤,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薇”條下。 薇 薇【同义】总目录 薇垂水 薇wēi〖名词〗 薇wēi❶ 一种蔓生植物,即野豌豆。《诗经·小雅·采薇》:“采~采~,~亦柔止。”(止:语气词。)《史记·伯夷列传》:“隐于首阳山,采~而食之。” 薇*wēiDEB1 常见蔬菜 常见蔬菜白菜:菘(菘菜;白菘) 心子菜 大白菜黄芽菜 ☚ 蔬菜 根茎类蔬菜 ☛ 薇药名。出《诗经》。为大巢菜之古名,详该条。 薇wēi《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薇(110)。药名。 薇wēi {植} (古书上指巢菜) common vetch 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