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蔬菜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蔬菜经济vegetable economics

蔬菜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及其经济关系。蔬菜种类繁多,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有黄瓜、白菜、甘蓝、茄子、番茄、菠菜、芹菜、韭菜、莴苣、萝卜、胡萝卜、花椰菜、芜菁、芋头、藕、辣椒、山药、马铃薯、南瓜、冬瓜、丝瓜、葫芦、豆荚、竹笋、香菜、葱、姜、蒜、食用菌等。
世界蔬菜经济概况 在古代社会,广大农村栽培蔬菜主要是自给性生产,在城市郊区则有生产商品蔬菜的菜农和面积较大的菜园。近代,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城镇郊区普遍扩大了菜园面积,实行专业化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已经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运输手段,实行专业化和工厂化生产。除了提高露天大田生产技术以外,还发展了保护地栽培,采用阳畦、温床、温室、塑料薄膜大棚以及室内无土栽培,生产商品蔬菜。经营的品种越来越多,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也越来越先进,蔬菜的产量和出口贸易量发展很快。1980年统计的十几种蔬菜世界总产量(包括瓜类)约为3.5亿吨,1985年增长到约4亿吨。1985年蔬菜按人口平均占有量,世界水平是83千克,最高的是罗马尼亚278千克,意大利257千克,保加利亚220千克,匈牙利183千克,埃及178千克,法国134千克, 日本128千克,南斯拉夫119千克,美国118千克,苏联115千克,中国95千克。蔬菜总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约9 930万吨,印度4 538万吨,苏联3 192万吨,美国2 818万吨,意大利1 468万吨。
中国蔬菜经济概况 中国早在3 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栽培蔬菜,在唐代城镇郊区已有众多专门生产蔬菜的农户。明清时代城镇郊区菜园不断扩大,南京市郊有经营20公顷菜园的农户,产品远销外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蔬菜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产量和品种都有显著增加(见表)。

1955~1985年中国蔬菜、瓜类种植面积


单位:万公顷

年 份蔬 菜瓜 类
1955
1962
1975
1978
1985
306.6
504.8
280.2
373.7
475.3
40.1
34.6
40.6
92.0

70年代以后,在大中城市郊区塑料薄膜大棚、温室以及地膜覆盖种植蔬菜的面积均有发展。地膜覆盖的菜园面积1981年为327公顷,1985年发展到14.3万公顷。
中国从50年代开始对商品蔬菜实行统购包销政策,由国营商业部门制定价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菜农口粮则由国家按平价供应。从1984年开始,先后对一些蔬菜品种取消统购包销,实行多渠道经营、自由定价,活跃了市场,促进了生产。1984年,全国45个大中城市平均每人年消费蔬菜200千克,平均每人日消费548克。蔬菜全国平均每人年消费量:城市是149千克,农村是140千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