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蔬菜气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蔬菜气象shucai qixiangmeteorology of vegetables

气象条件与蔬菜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为蔬菜生产合理安排茬口,达到优质、高产、多品种搭配,周年均衡供应的目的提供农业气象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蔬菜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从秦汉以来,历代农书都有大量关于蔬菜栽培与气象条件关系的记载。早在2000年前, 就有人冬季在温室栽培蔬菜, 用火加热或引温泉水提高室温。《汉书·循吏传》中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 覆以屋廡昼夜㸐蕴火, 待温气乃生。”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介绍蔓菁的播种期时写道: “七月初种之。一亩用子三升。从处暑至八月白露节皆得。”《陈旉农书》》(1149年)中提到 “欲根苗壮好, 在夫种之以时, 择地得宜, 用粪得理; 三者皆得, 又从而勤勤顾省修治, 俾无旱干、水潦、虫兽之害,则尽善矣。”《王祯农书》(1313年)记载:“冬月以马粪覆阳处, 随畦以萄黍篱障之, 以遮壮风。至春, 其芽早出。”这是用薥黍作风障改良局地小气候的方法, 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便民图纂》记有雨后移栽易于成活的经验。1936年吴耕民根据蔬菜栽培特点, 提出有效地改善和利用气候条件的观点。在蔬菜分类方面, 日本喜田茂一郎于1911年将蔬菜分成耐高温, 耐寒两种。同时, 根据对光的不同反应, 分成阳性与阴性两类。赵荣琛等于50年代先后提出蔬菜耐寒性分类。中国现代蔬菜气象研究始于50年代, 重点是风障、阳畦、温室等栽培的小气候效应。70年代开展了不同类型塑料大棚小气候性能鉴定、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的小气候效应、温室CO2浓度的消耗与补给等研究。塑料大棚内种植黄瓜、番茄高产的光、热指标鉴定及高产模式; 不同覆盖材料对加热量的影响及通风换气的控制调节; 地膜覆盖对土壤气候的改变以及地热余热, 太阳能温室效应研究; 还有利用地下室弱光条件进行蘑菇栽培等都取得了成效。
分布与气候
蔬菜受栽培地区气候长期驯化的结果, 形成了各种生态型。中国蔬菜可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青藏、蒙新等7区, 各区的气候特征各异(见图)。

中国蔬菜分区图


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 内蒙古东部。本区气候寒冷, 1年有4~5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月平均温度在-20℃以下,无霜期只有90 ~165天, 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左右。白菜、萝卜、瓜果类及豆类等蔬菜每年一茬, 生长期短的叶菜可以栽培两次。由于本区夏季短且无炎热, 因此甘蓝、马铃薯、茄子、辣椒、黄瓜等都可越夏生长, 单产高。大白菜和根菜类则因适宜生长期短, 产量不及华北。本区蔬菜保护地栽培及贮藏保鲜较普遍。
华北区 包括辽宁南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北部及甘肃南部。本区年降水量为400~750毫米,无霜期为165~240天, 1月份平均气温-12℃以下。7月份平均温度为20 ~ 28℃, 耐寒叶菜类可在风障保护下越冬, 1年内栽培两大季, 即春夏季(茄果、瓜、豆)及秋冬季(大白菜及根菜)。冬季可利用温室、塑料拱棚、阳畦等保护地栽培。
华中区 包括长江流域的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的汉中盆地,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各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福建两省的北部。本区气候温暖多雨,为稳定的夏季季风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0~12℃,7月份平均气温为24~30℃以上,无霜期240~340天,冬季轻霜多,冰冻少。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以夏季雨量较多。1年内可露地栽培3茬主要蔬菜(每茬生长期80~100天)。喜温蔬菜可在春秋栽培,耐热蔬菜可在夏季生长,耐寒蔬菜(蚕豆、豌豆、菜薹、乌塌菜等)可以露地越冬。冬季多阴雨,保护地近年来有发展。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小,只有耐湿热的冬瓜、南瓜、丝瓜和茄子等尚能生长良好。这一地区湖泊多,水生蔬菜较多。四川盆地冬季不冷,适于叶菜及根菜生长,尤以芥菜著名。
华南区 本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包括海南岛)、福建南部及台湾省,为亚热带与热带气候。本区夏季炎热多雨,全年温暖无霜雪。1月份平均温度在12℃以上,周年可以露地栽培蔬菜。因生长季节长,同一作物可在1年内多次栽培,播种期幅度也大。冬季气候温和,适于芸薹属蔬菜的生长,如菜心、芥蓝为广东、广西普遍栽培的冬季蔬菜。夏季炎热多雨,气温高达30~35℃以上,耐湿、抗高温的丝瓜、南瓜、竹笋栽培普遍。水生蔬菜特别发达。
西南高原区 包括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及云南等高原地带,海拔1500~5000米。蔬菜在1年内可栽培多次。由于地势变化大,气候呈垂直分布。同一区内蔬菜栽培差异较大。在河谷地带全年气候温和,1月份平均温度为6~16℃,7月低于22℃,无严寒酷暑,蔬菜可周年生长,没有缺菜季节。
青藏高原区 包括青海、西藏、四川西北部和新疆阿尔金山脉以南的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气候,雨量很少,蔬菜栽培很少。拉萨一带1月份平均气温为0℃,7月份平均气温为16.7℃,6~8月的夜温也仅有5~6℃。全年只能在5~9月,栽培1茬耐寒性蔬菜,如甘蓝生长良好。但春种性强的白菜、萝卜等,虽在夏季栽培,也会发生抽薹。青海柴达木盆地亦有同样情况。在夏季栽培喜温蔬菜,需保护设备。该地区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强,蔬菜常被灼烧。
蒙新区 包括内蒙古,甘肃的北部和新疆阿尔金山脉北的草原,沙漠和草地。草原上的部分农业区栽培蔬菜,气候严寒,全年只能生长一茬。栽培季节内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新疆的哈密瓜,兰州甜瓜驰名中外。有灌溉地区的耐寒性蔬菜和喜温蔬菜生长良好,但结球白菜生长不良。
生长发育与气象

温度 各种蔬菜只能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高温会加强植物蒸腾,造成植物体失水, 原生质中的蛋白质凝固。当平均气温在30℃左右,短期达35~40℃,近土表温度高达50~60℃时,不仅一般叶菜类和根菜类不适宜生长,就是茄、瓜、豆类也生长不好,常引起落花落果。低温会使果菜类发生落花或根部停止生长,形成僵果,降低品质。按照对温度条件的不同要求,各种蔬菜大致可分5种类型(表1)。

表1 各类型蔬菜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类 型蔬 菜 种 类温 度 范 围适宜种植月均温度备 注
最适最高最 低最适最高最低
耐寒多年生
宿根蔬菜类
金针菜、 石刁柏、 茭白等17~2020~300~-1015~18245所适应的最低温度指地
上部茎叶
半耐寒蔬菜
白菜类、萝卜、甘蓝类, 豌豆、 蚕
豆、马铃薯、莴苣类,芥菜、芹菜类
17~2020~30-1~-215~1821~247 
耐寒蔬菜类菠菜、大葱、大蒜及白菜中某些耐
寒品种
15~20 -5~-1012~24297所适应的最低温度系指
鳞茎或是假茎及根部
喜温蔬菜类黄瓜、西葫芦、瓠瓜、番茄、 茄子、
甜椒、 菜豆、 生姜等
20~3030~4010~15
授粉不良
18~2627~3216~18所适应的最低温度系极
短时间内
耐热蔬菜类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蛇豆、 西
瓜、 蕹菜、 苋菜等
30左右40以上±5>213518 

光 光质、光照度、光照时间对蔬菜生长发育都有影响。❶光质对蔬菜品质有影响,如花青甙形成要求强红光。紫外线可使果皮中维生素C增多,所以在玻璃温室中生长的番茄与黄瓜维生素C的含量不如露地高。在蔬菜栽培中光照度随栽培密度、行向、株形及间、套作等而不同。光照度影响光合作用、植株形态、叶片大小等,关系到幼苗的素质及产量形成。光照度与各种蔬菜光合特性如表2。
❷光照长短对蔬菜发育有重要影响,它不仅影响到花芽分化、抽薹开花、结实、分枝习性, 甚至一些地下贮藏器官如块茎、块根、球茎、鳞茎等的形成也有影响。各类型蔬菜对日照的要求如表3。
水分 蔬菜含水量达70%~98%,叶蒸腾面积大,产量高, 因此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供不应求,易造成萎蔫现象。各种蔬菜对水分的需要不同(表4)。蔬菜对空气湿度的要求见表5,特别是瓜类,喜较高空气湿度, 但湿度过高, 往往会导致病害的发生,在栽培上要注意控制。

表2 照度及各种蔬菜的光合成

表3 各类型蔬菜对日照的要求

表4 各种蔬菜与水分的关系

蔬 菜 种 类特 点 及 对 土 壤 水 分 的 要 求
藕、 茭白、 慈菇等根群不发达, 吸水能力弱, 叶保护组织不发达, 蒸腾率大, 消耗水分极多,需水田栽培,
要求多雨而湿润的气候
黄瓜、 大白菜、 甘蓝、 莴苣、芥菜、
萝卜及绿叶菜等
根群分布浅, 叶蒸腾面积大, 消耗水分多, 需水量较大, 要求土壤湿度较高, 栽培上必
须经常浇水
葱蒜类、 石刁柏根群不发达, 分布较浅, 为弦状根, 无根毛, 叶为管状叶, 表面具有蜡粉(石刁柏), 叶
退化成鳞片状, 并为叶状枝所代替, 叶面蒸腾量不大, 消耗水分少, 但要求土壤湿度较高
印度南瓜(笋瓜)、西葫芦、豆类、 番
茄、 辣椒、 马铃薯等
根群发达, 分布较深, 能利用较深层土壤的水分, 虽然叶面积蒸腾量很少,消耗水分多,
较耐旱, 要求中等土壤湿度, 须经常浇水
中国南瓜(老窝瓜)、西瓜、甜瓜等根群强大, 分布很深, 吸水力强, 叶片缺裂或被有蜡粉、 茸毛, 以减少叶面蒸腾, 消耗
水分较少, 耐旱性强, 土壤湿度小, 能满足要求

表5 蔬菜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


空气 蔬菜作物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 需要大量的氧气和CO2。空气中含氧量约21%, 因此, 地上部所需要的氧气可以充分满足, 但土壤中含氧较少, 特别是含水量大和表土板结的土壤更少, 而其中一部分又为土壤微生物所利用, 因此蔬菜根部或正在发芽的种子就有可能发生局部缺氧而造成烂根或朽芽。增加空气中CO2含量, 可以提高产量。此外, 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 如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氢氧化合物及各种金属元素气体; 肥料分解中的氨气及塑料制品产生的有害气体, 如正丁酯、磷本二甲酸、二异丁酯、己二酸、二辛酯等, 都对蔬菜作物生长不利。
生产与气象

保护地栽培 保护地栽培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外界气象条件不宜蔬菜生长时, 采用人工保护措施, 改变小气候条件, 是实现周年供应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栽培方式有风障、阳畦、温床、温室 (玻璃、塑料)等。其中以小气候调节问题更为突出,如加温、保温、通风换气以及CO2匮缺与补给。当前各国对温室的采光,能源利用与覆盖材料,综合环境因子的控制以及变温管理等都进行了研究。
贮藏 蔬菜贮藏是以旺补淡调节市场均衡供应,克服不利气象因子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贮藏的时间,库(窖)内的温、湿度要根据蔬菜的种类来调节。降低温度可以减弱贮藏物的呼吸。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可使蔬菜与周围大气之间的蒸气压力差减少,从而减少蔬菜过量的水分蒸发,保持蔬菜鲜嫩。中国蔬菜贮藏常用的有窖藏、埋藏、冻藏、假植贮藏、短期保鲜。近年来发展有气体贮藏,即在密闭的环境,利用人工降氧或自然降氧的方法,调节并控制氧气和CO2的含量比,使蔬菜保持在较低的但又是正常的能量代谢水平上,以减弱呼吸强度,延缓后熟和衰老进程, 延长贮藏期。
病害 蔬菜的病害种类多,危害极大。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主要与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有关。耕作栽培措施能调节土壤气候。但是,在每一具体病害中都只有个别气象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雨量和雨期的变动,不同的病害要求的具体气象条件也不同,如表6所示(见植物病虫气象、作物病虫气象预报)。

表6 蔬菜主要病害发病的气象条件

病害名称发病 气 象 条 件 及 危 害 蔬 菜 种 类防 治 方 法
白菜软腐病忽雨忽晴闷热天气, 前期干旱, 后期大水浸灌及虫害, 病毒
病和霜霉病发病较重(危害白菜、 萝卜、 甘蓝等)
高垅直播; 适期播种;早整地加强晒土;拔
除病株
白菜霜霉病平均温度在15℃左右, 病害蔓延快, 9、10月间忽冷忽热, 常
有雨雾, 易流行, 旱播, 缺肥, 前期发生病毒病者一般发病较
重(危害白菜、 萝卜、 甘蓝)
适期播种; 用福美森或代森锌拌种; 包心
后注意小水勤浇; 莲座期和包心期用75%百
菌清600~800倍液喷洒2~3次
番茄青枯病高温多湿有利于发病, 土温25℃时, 最宜病菌活动,连作,低
产地块, 缺钾土壤及根部损伤时均有利于发病, 超过37℃活动
停止(危害番茄, 茄子, 辣椒, 马铃薯, 菜豆等)
实行3~4年轮作; 移植前土壤消毒; 拔除
病株
甘蓝菌核病低洼地发病重,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32℃,最适宜温度
为20~24℃, 早秧多雨时发病重 (危害甘蓝、 白菜, 油菜、 萝
卜、莴笋、 菜豆等)
栽植时少浇水, 防止土壤冷湿;培土防倒
伏,雨后排水; 拔除病株; 加强菜窖管理,保
持0~3℃, 适时通风换气
黄瓜霜霉病产生孢子束的适温为15~19℃, 萌发适温为15~22℃。 气温
20℃时潜育期只4~5天, 而高温或低温则需8~10天, 多雨潮
湿、 昼夜温差大, 利于病害蔓延。 18~23℃之间, 天气忽晴忽
雨, 则病害流行(危害黄瓜、 西瓜、 甜瓜、 冬瓜等)
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壮苗;加强肥水管理;
药剂防治
瓜类炭疽病病菌在6~32℃之间都能生长发病, 23℃最适, 45℃、10分钟
即死亡, 平均18℃左右便发病, 22~24℃、空气湿度87%~95%,
易流行(危害冬瓜、 南瓜、 西瓜、 甜瓜等)
用福尔马林150倍浸种; 选择排水良好的
地块栽植, 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
冬瓜绵疫病病菌发病适宜温度为27~31℃,低洼排水不良, 土壤水分突
然增高, 最易发病(危害冬瓜、 南瓜、 黄瓜、 西瓜等)
适当控水, 夏季浇水, 严禁大水漫灌; 拔
除病株; 雨后立即排水, 严防窝水
茄 褐 纹 病
马铃薯晚疫病
病菌发病最适温为28~32℃, 高温、 高湿时发病重
病菌发病最适温为20~23℃, 潜育期2~3天, 产生孢子囊适
温为18~22℃,湿度95%大量形成, 对高温, 干旱抵抗力弱(危
害马铃薯、 番茄等)
种子消毒; 加强排水; 药剂防治
留无病种薯; 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选
抗病品种
莴苣霜霉病孢子囊萌发适温为6~10℃, 病菌侵染适温为15~17℃, 在
早春和晚秋季阴天多雨气温低时发病严重
降低畦间湿度, 防止大水漫灌;定期喷药;
拔除病株

发展前景 蔬菜气象的科学研究日益发展,目前已进入提高光能利用和合理的群体结构的研究、栽培管理环境条件控制模式化、保护地栽培综合环境电子计算机调节控制阶段,逐步达到工厂化、自动化水平(见彩图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