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蓫 蓫zhú羊蹄菜。《小雅·我行其野》二章:“我行其野,言采其蓫。”郑《笺》: “蓫,牛蘈也,亦仲春时生,可采也。”陆玑《草木疏》:“蓫,今人谓之羊蹄。” 《尔雅·释草》:“藬,牛蘈。”郭璞注:“高尺许,方茎,叶长而锐,有穗,穗间有华,华紫缥色,可淋以为饮。” 《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羊蹄,蓄、秃菜。”[集解]:“近水及湿地极多。叶长尺余,似牛舌之形,不似波棱。入夏起苔,开花结子,花叶一色。夏至即枯,秋深即生,凌冬不死。根长近尺,赤黄色,如大黄、胡萝卜。” ☚ 蓍 蓝 ☛ 蓫读音zh·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直六切,入,屋韵。 上一条: 鱁 下一条: 瘃 ![]() ![]() 蓫牛蘈也。《詩經·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毛傳: “蓫,惡菜也。” 鄭玄箋: “蓫,牛蘈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蓫,勑六反,本又作蓄。”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羊蹄 > 蓫 蓫 zhú 亦作“逐”,亦稱“牛蘈”。即羊蹄。《詩·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孔穎達疏:“陸機《疏》云:‘今人謂之羊蹄’。”清·汪灝等《廣群芳譜》卷九十八:“逐,牛蘈,揚州謂之羊蹄,似蘆菔而莖赤,可淪為茹,滑而美也,多啖令人下氣,幽州人謂之蓫。”一說,牛蘈骂車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九九五引孫炎說。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蓫 蓫 chù 亦稱“東方宿”、“連蟲陸”、“鬼目”、“羊蹄”。蓼科植物羊蹄的根。圓錐形,多分枝,外部棕紅色,内黄色,表面有細根及細根脱落之殘痕。主治大便燥結,淋濁,黄疸,跌打損傷。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言采其蓫。”《神農本草經·下經·羊蹄》:“一名東方宿,一名連蟲陸,一名鬼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羊蹄》:“陸璣注云:蓫即蓄字,今之羊蹄也。” 蓫zhúC98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