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j·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古诣切,去,霁韵。
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刺,花紫色,可入药。
❷古地名;古州名;古县名。
❸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蓟薊jì

❶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果实椭圆形。全草可做药材。常见的有大蓟和小蓟。
❷姓。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薊
薊  jì

亦稱“虎薊”、“馬薊”、“貓薊”、“山牛蒡”、“雞項草”、“千鍼草”、“野紅花”。薊猶髻,其花如髻,故稱。菊科,習見者有大薊與小薊兩種。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株具絲狀毛。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緣有缺刻,具刺。夏季開紫紅花,頭狀,頂生。雌雄異株。瘦果橢圓形,稍扁,冠毛羽狀,頂端開展。嫩莖葉可食,全草入藥。我國長江、黄河流域常見。《爾雅·釋草》:“薊,其實荂。”宋·鄭樵《通志·昆蟲草木略》:“〔薊〕北方曰千鍼草,以其莖葉多刺故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大薊小薊》:“〔釋名〕虎薊、馬薊、貓薊、山牛蒡、雞項草、千鍼草、野紅花。宏景曰: 大薊是虎薊,小薊是貓薊,葉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藥少用。”

*薊jì

BCBB
❶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多刺,开紫花。
❷地名用字:~县(在天津)。
❸姓。

蓟Japanese thistle

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DC.,又称大蓟。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地或山坡上。遍布长江流域以南和沿海各省区;也见于日本及朝鲜半岛。茎直立,有条棱。叶互生,羽状深裂,边缘有刺,叶上面被疏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外有蛛丝状毛;总苞片覆瓦状排列,花序托凸起;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紫色或紫红色。瘦果,冠毛羽状,浅褐色。花果期4~11月。全草含生物碱和挥发油。根或全草入药,性凉、味甘苦,能止血、凉血、解毒,主治热性出血、疮毒痈肿等症。

今北京。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黄帝后裔于蓟,又封召公奭于燕。燕逐渐强大,吞并蓟,并将都城自琉璃河一带迁至蓟。蓟为燕都。公元前226年,燕亡于秦,迁都辽东。战国七雄中,燕相对弱小,但蓟城却十分著名,有 “富冠天下” 之美誉。在今呼家楼一带,曾发现各诸侯的货币,可见蓟城商品流通之繁盛。在今广安门一带,曾发掘出许多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前的文物,其中有些古陶片年代接近西周时期。自秦统一中国以来,蓟城作为北方军事重镇,成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相互联系、相互抗衡的必争之地,历代都在此设郡立王,韩广、臧荼、彭宠均都于此。五胡十六国时,鲜卑慕容部从辽西攻入蓟城。350年, 慕容㑺从龙城迁都至蓟,至357年,迁都邺城,蓟为前燕都达8年,五代十国时,天祐四年 (907),刘仁恭在蓟建燕,自立为大燕皇帝。天祐十年,燕灭,蓟为燕都7年。

☚ 寿春   燕下都 ☛

蓟Ji

菊科。蓟属植物的通称。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不分裂或羽状分裂,边缘具刺。头状花序少数或较多排成伞房状;总苞片多层,覆瓦状,钟形或半球形,具刺;全为管状花,紫色或白色;萼片特化成冠毛,花冠合辦,管状,雄蕊5,聚药,花药基部具尾;子房下位,1室,1胚珠。瘦果具羽毛状冠毛。多种为常见杂草。常见的有刺儿菜(小蓟C.segetum)、大刺儿菜(C.setosum)、大蓟(C.japonicum)等。为常见田间杂草,嫩茎叶可做饲料,并可入药,为利尿、止血剂。

☚ 向日葵   蒲公英 ☛

古邑名。西周至战国时期为燕都。在今北京市城西南。秦置县。因城西北有蓟丘而得名。辽改析津县。金改大兴县。

蓟薊jì

❶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角。周封尧后于此,后为燕国国都。
❷植物名。多年生直立草本,可作药用。嫩茎叶可食,或作饲料。
❸姓。

蓟(薊)jì

❶ {植} (草本植物,也叫大蓟) setose thistle
❷ (古地名) an ancient place name
❸ (姓氏) a surname: ~ 子训 Ji Zixun

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西周至战国为燕国都城。秦置县,至汉,为广阳郡(或国)治所。晋至北朝历为幽州、燕国、燕郡治所。鲜卑慕容氏建前燕后,即定下“先取蓟城,次指邺都”的战略目标。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燕王慕容儁破后赵,取蓟城。八年,称帝,改元元玺,自龙城(又称和龙,今辽宁朝阳县)迁都于此。升平元年(357),始徙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隋、唐亦为州、郡治所。辽改析津县,金改大兴县。

蓟(薊)jì

13画 艹部 
(1) 大蓟,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另有小蓟,又称刺蓟、刺菜。古代还称白术(zhú)、苍术(zhú)等为山蓟。
(2) 古地名,周代燕国国都,约在今北京城西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