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蓝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蓝翎1931—山东单县人 蓝翎清制,皇帝以孔雀翎赐臣下,作为礼帽上的装饰品,称作花翎,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据清昭梿《啸亭杂录》续录《花翎蓝翎定制》载,领侍卫府等五品以上,皆戴孔雀花翎; 六品以下用鹖鸟羽毛,称蓝翎,无眼,俗称老鸹翎。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冠帽飾 > 藍翎 藍翎 lánlíng 清代禮冠上的一種飾物。插在帽後,用鶡羽製成,制似花翎而無眼,以其色藍,故稱藍翎。初用以賞賜官秩較低而有功勞的人,後來賞賜浮濫,甚至可用錢捐得或購得,漸失其制。清·昭槤《嘯亭續録·花翎藍翎定制》:“凡領侍衛府官、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藍翎。” 蓝翎【同义】总目录 蓝翎老鸹翎 蓝翎lánlíng清代官帽后插的用鹖尾做成的表示品级的饰物,为低级官吏所用,如领侍卫、府管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六品以下及王府二等护卫以下者。《大清会典》卷四五:“蓝翎,蓝翎侍卫、六品官之有翎者戴之。”清萧奭《永宪录》卷二下:“成例,汉侍卫一等带孔雀翎,二等带花翎,三等蓝翎……蓝翎染雕羽为蓝。近有用孔雀翎染者。”夏仁虎《旧京琐记》卷五:“六品以下官如有赏赐,仅得戴蓝翎,其别于花翎者,无眼而已。”昭梿《啸亭续录·花翎蓝翎定制》卷一:“花翎蓝翎定制:凡领侍卫、府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王府头等护卫,始许戴花翎,余皆冠戴蓝翎云。”徐珂《清稗类钞·服饰》:“蓝翎亦为大帽之饰,以鹖羽为之。其色蓝,羽甚长,无眼。光绪时,有用花翎线扎之者,远望之似花翎。秩较卑而有功者,得赐用。旧例,如领侍卫、府管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六品以下及王府二等护卫以下者,皆得戴之。自粤捻乱平,赏赐甚滥,及捐例开,且可纳赀以得之矣。”《清史稿·舆服志二》:“(孔雀翎)翎根并缀蓝翎。”又:“贝勒府司仪长,亲王以下二、三等护卫及前锋、亲军、护军校,均戴染蓝翎。” 蓝翎清代满族官服冠饰。以鹖鸟尾羽制作,色蓝,羽长无晕(羽上无彩色圆圈)。凡领侍卫府管、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六品官员,及王府二等护卫皆可得赐戴。贝勒府司仪长及二、三等护卫戴染蓝翎。自康熙朝捐例开,也可捐纳而得之。 蓝翎 蓝翎职官等级的标志。清代低级官吏的冠顶饰物。一般六品以下官吏戴蓝翎,以上官吏戴孔雀翎 (见:孔雀翎)。 ☚ 裤褶之制 礼舆 ☛ 蓝翎 蓝翎清代品官冠饰之一。以鶡羽制成,并染成蓝色。为六品以下官员佩戴。参见“花翎”条。 ☚ 钗 顶戴 ☛ 蓝翎清代官员的冠饰。以鹖鸟羽毛制作,插于冠后,蓝色,故称。原定,五品以上官酌情赏戴花翎,六品以下即赏戴无眼蓝翎,以示辨别。侍卫中蓝翎侍卫、銮仪卫中满洲整仪尉、六品苑丞、前锋校、护军校等,例戴蓝翎。初用以赏赐官阶低而有功者,后渐滥,可以出钱捐戴。咸丰九年(1859)定,捐一蓝翎,输银4千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