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蓝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蓝瑛 蓝瑛1585—约1666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善画,以山水著称于世。初师黄公望,后临摹唐、宋、元诸家,涉猎广泛,眼界宏远,风格由秀润变为苍劲沉雄,自成一体。落笔纵横奇古,气象崚嶒。用色大胆,画烟云常用白粉晕染,颇有气势。亦善画人物、花鸟、梅兰竹菊,有《菊竹秋兰卷》,题曰:“晚香幽节。”其绘画作品尚有《证观图》、《秋山访友图》、《渔乐图》等。其子孟与孙涛、青均为画家。 ☚ 程正揆 刘度 ☛ 蓝瑛明末清初画家。1586年生,约1670年去世。一说1586年生,1666年去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青绿山水,兼工人物、花鸟、兰竹。1612年作《临宋人青绿山水》卷。1620年作《白岳乔松图》、作《飞云千山图》轴。1625年作《弄璋图》。1631年作《仿李唐山水图》轴(221.2cm×98.2cm)。1632年作《仿子昂兰石图》。1634年作《山水图册》、作《古木文禽图》轴、作《仿吴仲圭山水卷》。1640年作《仿元人兰竹石图》卷(30.2cm×692.8cm)。1642年作《红树青山图》轴(188cm×46.1cm)、《泉林图》卷、《兰石图》轴(127cm×59cm)。1645年作《西溪雨霁》卷。1648年作《梅花幽鸟》扇。1649年作《秋山高逸图》。1652年作《华岳高秋图》轴。1653年作《瑶岑玉树图》、《丹山仙岭图》、《山水图》册,共8页(每30.8cm×23.3cm)。1654年作《秋老梧桐图》轴。1658年作《白云红树图》轴(189.4cm×48cm)。《拒霜秋鸟图》轴(163.9cm×62.3cm)。《松岳高秋图》轴(184.1cm×93.9cm)。《青绿山水图》轴(172.5cm×89.5cm)。《仿张僧繇山水图》轴(177cm×91cm)。 蓝瑛 454 蓝瑛1586—约1666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明代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初年笔墨秀润,追摹唐宋元诸家,而对黄子久尤为致力。晚年笔力苍劲,近沈周一格,亦工人物、花鸟、兰石,为“浙派”后期有影响的画家,有“浙派殿军”之称。存世作品有《红树青山图》(藏浙江博物馆)、《丹峰红树图》(藏上海博物馆)等。 ☚ 曾鲸 王时敏 ☛ 蓝瑛 蓝瑛1585—1664Lanying明末清初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又号东郭老农,钱塘人,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眼界开阔,因而不断丰富其创作内容。擅长画山水、花卉、兰石,师法宋元各家,主要得力于黄公望。早年清简秀润,中晚年之作,渐趋苍劲疏宕。他的画有多种面貌,有的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的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虽力追古法,但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对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武林派”,画史上称之为“后浙派”。他的传世作品《华岳高秋图》描绘西岳华山风景,紧紧抓住了华山奇峭突兀的显著特点,从一个侧面尽致描绘了华山的巍巍英姿。画面弥漫着一片秋意,云淡天高,枫叶如火,松树奇古苍劲,构图以层层叠叠的“高远”法取势,连峰接天,峭壁屏立,将壮丽山川突现在观者面前。近景深山幽壑,远处重崖叠嶂,一股飞流从崖间倾泻而下,楼阁飞驾于瀑水之上。山石用特有的粗笔“荷叶皴”兼“斧劈皴”法,表现了华山的质地特征。画树多用“双勾夹叶”法,染以丹砂赭黄,加强了明洁淡治的清秋气息。蓝瑛的传世之作还有《白云红树图》、《松岳高林图》、《秋老梧桐图》等。 松岳高林图 蓝瑛 ☚ 董其昌 王时敏 ☛ 蓝瑛1585—约1670明末画家。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从黄公望入门,并吸取宋、元诸家技法,作风秀润。后漫游南北各地,阅历既多,眼界宽广,下笔雄奇苍老,气象峻增,风格一变。兼工人物、花鸟、兰竹,骨力峭劲,各具意态。世称他为“浙派殿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