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茨 > 蒺藜子 蒺藜子 jílízǐ 蒺藜子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即刺蒺藜,详该条。 蒺藜子jí li zǐ《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蒺藜(9)。药名。 【基原】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种子。 【别名】 茨(《尔雅》),旁通(《本经》),屈人(《本经》),止行(《本经》),豺羽(《本经》),升推(《本经》)。 【性味】 苦,温,无毒。 ❶《别录》:“辛,微寒。” 【功用主治】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肝郁所致的胸胁不舒、乳闭不通,风热所致的目赤泪多及风疹瘙痒。 ❶《本经》:“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 ❷《别录》:“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溃,可作摩粉。” ❸《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堕胎,益精,疗水脏冷,小便多,止遗沥泄精,溺血肿痛。” ❹《图经本草》:“痔漏阴汗,妇人发乳难下。” 【用法用量】 6~10g。 【成分】蒺藜果实和叶中含莰非醇(Kaempferol)、莰非醇-3-葡萄糖苷(Kaempferol-3-glucoside)、莰非醇-3-芦丁二糖苷(Kaempferol-3-rutinoside)和蒺藜糖苷(Tribuloside),呋甾烷醇双糖苷(Furostanol bisglycoside)。种子含生物碱,其中有哈尔满(Harmane)和哈尔碱(Harmine)。 【药理】 ❶降压:白蒺藜的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❷对心脏的影响:动物实验证明,蒺藜皂苷有扩冠脉、改善冠脉循环、减慢心率的作用,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垂体后叶素及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发的缺血性心电图变化,具有抗心肌缺血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❸对性机能的影响:蒺藜茎叶总皂苷能促进幼年小白鼠性器官的发育,说明该药具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❹抗衰老和强壮作用:对由d-半乳糖所致的小鼠亚急性衰老病理模型,蒺藜皂苷能使衰老模型小鼠的脾、胸腺及机体的重量明显增加,又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减少老年小鼠脾内色素颗粒,并对其聚积程度有明显改善趋势。 ❺毒性:蒺藜石油醚、乙醇提取物(每公斤提取1.9g,50mg/kg)可使大鼠产生持续性惊厥。 蒺藜子jílizǐ出《神农本草经》。刺蒺藜之别名。详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