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蒲蛰龙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蒲蛰龙
蒲蛰龙
蒲蛰龙1912~中国昆虫分类学家,生物防治学家。广西钦州人,1912年6月19日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同年入燕京大学研究院为生物学部研究生;1946年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应用动物及昆虫学系;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山大学任教。先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和中山大学教授。1978~1984年任中山大学副校长。现任该校顾问、教授、昆虫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会长; 中国昆虫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广东省科协主席;广东省昆虫学会、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昆虫天敌》杂志主编。1975年应瑞典皇家科学院及加拿大农业部邀请,率中国生物防治专家考察组去进行学术交流;1979年应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之邀,在美国5所大学讲学;1980年应美国纽约州博氏汤普生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之邀参加在该所举行的国际微生物治虫会议;同年明尼苏达大学授予优秀毕业生奖章及奖状;1984年率中国昆虫学家代表团参加在联邦德国汉堡举行的第17届国际昆虫学会议;1985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指南》一书的主编; 1986年主持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赤眼蜂及其他卵寄生蜂学术讨论会。他还是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在1935~1949年期间以研究鞘翅目牙甲总科分类分主,发表30余新种。1950年以后开展以虫治虫,以病原微生物治虫及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如利用赤眼蜂防治蔗螟,用澳洲瓢虫及孟氏隐唇瓢虫防治吹绵蚧及粉蚧,用平腹小蜂防治荔蝽,用苏芸金杆菌以色列变种防治蚊幼虫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面涉及细菌、真菌、病毒、类立克次体、类支原体等,研究内容主要为应用、昆虫病理、生物工程等。1979年主编出版的《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为中国第一本害虫生防专著。论文百余篇,分别发表在《北平博物学杂志》、《岭南科学杂志》、《昆虫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山大学学报》、《昆虫天敌》等期刊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