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蒲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蒲菜 蒲菜 púcài 亦稱“蒲”。香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葉狹長,可供編織。根莖白嫩部分可食,花粉入藥。《詩·大雅·韓奕》:“其蔌維何?維筍及蒲。”宋·蘇軾《遊泰山》詩:“腥羶及魚龞,瑣細或蒲菜。”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四十:“〔蒲〕,春初生嫩葉,出水時,取其中心入地白蒻,大如匕柄者,生啖之,甘脆。以醋浸食,如食筍法,亦美。《周禮》所謂蒲菹也。亦可煤食蒸食及晒乾磨粉作餅食。” 蒲菜 蒲菜common cattail香蒲科(Typha-ceae)香蒲属中的栽培种,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学名Typha latifolia L.,别名香蒲、甘蒲。染色体数2n=2x=30。食用部位为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匍匐茎先端的嫩芽和肥厚的短缩茎,假茎可炒食或烹调汤菜,味清淡,爽口。蒲叶是编织原料,花序绒毛用以絮枕,花粉(又称蒲黄)可入药,有止血功效。原产中国。中国《诗经》中记述蒲菜是菜中珍品(见《大雅·韩奕》)。现全国各地都有零星种植,以黄河流域以南的沼泽地区为主,山东和云南所产蒲菜最佳。 蒲 菜 蒲菜喜温暖多湿,在沼泽地和江河湖泊边均可生长,宜肥沃的淤泥田。分株繁殖,春季母株上萌生的新苗高达1~1.3米时,选无病健苗按行株距35~40厘米栽植,深15~20厘米。成活后需及时除草。假茎形成时可保留少量浮萍借以蔽荫。春季水层宜浅,随蒲苗生长水层渐深,保持60~100厘米。蒲菜可陆续采收,7月至8月为采收盛期。收后切取40~70厘米的肥嫩假茎,剥去外叶即为产品。冬季可在地窖中进行软化栽培。连作3年后植株长势减弱,应挖去老根,重新栽植。云南主要采收嫩的地下匍匐枝。6至8月栽植,每亩6 000株左右为宜。栽后保持水深6~10厘米,冷凉季节,白天排水晒田,夜间灌水保温。生长期间,需及时除草、追肥,拔除开花植株,并注意防治蚜虫。栽后50~60天即可开始采收。 蒲菜common cattailTypha latifolia L.,香蒲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2n=2x=30。原产中国,全国各地均有零星种植。株高1.5~2 m。茎分短缩茎与匍匐茎两种。叶扁平带状,叶鞘抱合成假茎,白色,夏季有些成长植株抽生花茎,顶生圆筒状肉穗花序。喜温暖多湿气候,在沼泽地和江河湖泊边均可生长。分株繁殖。春季栽植于水塘。7~8月为采收盛期,切取40~70 cm的肥嫩假茎,剥去外叶即为产品,可炒食或做汤,味清淡、爽口。 蒲菜 1.匍匐茎 2.分株 3.花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