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蒙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蒙田1533—1592Michel de Montaigne法国怀疑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思想家。年轻时在图卢兹大学学习法律,后在波尔多法院任职十余年。继而,担任法国王的侍从;两度当选波尔多市市长。但他一生中的主要精力用于思考和写作。最出名的著作是他用17年时间完成的、由一百余篇文章集结而成的《随笔录》三卷(1571——1588)。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所贯穿的哲学观点则是清晰的,即怀疑主义和折衷主义。这一点反映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尤其明显。蒙田所生活的法国,正处于新旧教派和不同政治势力相互混乱的厮杀之中。他力图不倾向任何方面、唯求国家的稳定。关于教派之争,他说“对于反教皇派而言,我是一个教皇派,对于教皇派而言,我则是一个反教皇派”;主张宗教宽容政策。关于政体之争,他提出:“一个民族的最佳政体就是能体现本民族得以延续下去的政体。它的重要形式和作用取决于习惯。我们很容易对现存的制度不满,但我都认为在民主制度下要求少数人的专制或在君主制度下要求另一种政体,皆是愚蠢有害的。”还说,只有一种政治稳固、符合传统,它就胜于改革;因为改革容易产生混乱。总之,既不要过分地抬高君主,也不要过分地抬高人民;既谴责革命,也抨击对革命的镇压。蒙田对法律的看法也是如此。在他看来,法律是主观武断的、违反自然的东西,但又是不容怀疑、必须遵从的东西。他说:“人们相信法律,不是因为它的公正的,而是因为它是法律。这就是法律权威之奥妙的根基,此外无他。”不过,终极地说,蒙田认为在当时的法国,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还是宜于采取君主制,让人民遵守君主的法律。蒙田的态度被激进的人们指责为保守主义,但真心保守主义者又不能容忍他。他的著作,包括《沉思录》和《散文集》,公开地被罗马教会列入“禁书目录”,并受到近一个世纪的不间断的批判。但这些书却受一批又一批著名学者的赞誉。 蒙田法国思想家。生于1533年2月28日,卒于1592年9月13日。13岁毕业于人文主义学校——居也纳学院,入当地文科中学攻读哲学,后在大学专修法律。曾任法律顾问、市议会议员、市长。1568年父卒后继承爵位。1569年发表第一部译著《被造物之书》。因厌恶官场生涯38岁隐退,专心读书和写作。在哲学思想上是怀疑论者。其教育主张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提倡身心并进,重能力培养,崇尚行动实践,反对权威主义,批判学究气息,鞭挞禁欲主义。其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蒙田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波尔多的名门望族,从小学会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担任法院顾问等职。他不忍目睹法官们贪赃枉法,厌倦了官场生活。动乱的现实更使他彷徨苦闷,38岁时他隐退归家,过着“自由、平静、安闲”的乡绅生活,埋头读古希腊、罗马作品,边读书,边写心得笔记,日积月累写成了三卷本的《随笔集》,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并几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88年,他曾在巴黎被天主教联盟监禁。1592年逝世。 蒙田像 ☚ 1.法国文学作家 高乃依 ☛ 蒙田1533—1592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又译“蒙台涅”。法国人文主义者,怀疑论者。生于波尔多市,曾任该市市长。他以怀疑论哲学反对经院哲学和封建制度。以“我知道什么”作为认识原则,怀疑知识的确实性。主张从实际事物中获取知识,反对崇拜权威。主张个性解放,认为理想的生活是依归自然。他的散文对17—18世纪英、法思想家、文学家有影响。主要著作有《随笔录》(一译《试笔集》)。参见“文学”、“教育”中的“蒙田”。 蒙田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散文家和思想家。其散文旁征博引,内容包罗万象、情趣盎然。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又译《随笔集》)。其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17、18世纪法国的一些作家影响较大。其怀疑论哲学在当时起了反封建的作用。参见“哲学”中的“蒙田”。 蒙田1533—1592法国人文主义者。又译“蒙旦”或“蒙台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人掌握“生活的艺术”。主张培养健全有用、富有知识、能够充分理解人生意义的人。反对机械背诵,要求培养儿童的思考力、判断力和理解力及传授有用的和实际的知识。参见“哲学”中的“蒙田”。 蒙田 蒙田蒙田(1533—1592),又译蒙旦。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贵族绅士,遵循自然,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而进行教育; 反对封建教育的教学制度和教条主义,重视德育、体育。其世界观和教育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一定要求,他的主要著作有 《随笔集》(又译 《随感录》),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 《论儿童的教育》、《论父亲对其子女的爱》 等论文中。 ☚ 李贽 夸美纽斯 ☛ 蒙田 蒙田蒙田 (1533—1592),又译蒙旦。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贵族绅士,遵循自然,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而进行教育;反对封建教育的教学制度和教条主义,重视德育、体育。其世界观和教育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一定要求,他的主要著作有 《随笔集》(又译 《随感录》),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 《论儿童的教育》、《论父亲对其子女的爱》等论文中。 ☚ 李贽 夸美纽斯 ☛ 蒙田 蒙田1533—1592Montaigne, Michel de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散文家。生于新贵族家庭。祖上为波尔多商人。他一生爱好有二:一是喜爱看书,善于思考;二是旅游。曾担任过两届波尔多市市长,后来被教权派逮捕,监禁在巴士底狱。虽然他的哲学思想为中庸之道,但他对封建宗教持怀疑态度,反对崇拜权威。他不主张改革,主张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和习俗,希图过宁静的绅士生活。他的代表作是《随笔集》,记载他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日常感想。该书收集了他以漫谈口吻写成的长短不齐的文章,各篇题目独立,相互没有联系。其中最著名的是《为雷蒙德·塞明德辩护》篇。该文提出理性和道德无统一的标准,不是永恒的,主张凭人的天性去寻求幸福和欢乐。《随笔集》的特色是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生活情趣浓郁,旁征博引,给读者亲切自然之感。 ☚ 拉伯雷 马莱伯 ☛ 蒙田 蒙田1533—1592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法国文学家、哲学家、人文主义思想家。生于波尔多。曾任波尔多市市长。主张怀疑主义,认为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但却是复杂多变的,人的感觉和理性都是相对的,人并不一定能认识宇宙。对于相同的事物或事件,具有不同意见的人,是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的,因此,对于相同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这种思想同现代认知情绪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对梦的理解以及童年期习惯的形成与个体一生的发展关系方面的主张,同弗洛伊德的观点有较多相同之处。也曾提到暗示疗法。主要著作有《散文集》(1595年)。 ☚ 特勒肖 布鲁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